3/14/2017

由梵谷之歌談到相應部因緣相應二十三經 緣



看著梵谷的畫和聽歌者傾訴似的唱著,一遍又一遍,唯有重重的嘆了一口氣,唉~~~~
人生不盡如意啊!

今天相應部雜阿含對讀課程,講到因緣相應,二三經,第三,緣,內文如下:

相應部12相應23經/近因經(因緣相應/因緣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我說諸煩惱的滅盡是屬於知者、見者的,非不知者、不見者。比丘們!知、見什麼者有諸煩惱的滅盡呢?『這樣是色,這樣是色的集,這樣是色的滅沒;這樣是受……(中略)這樣是想……這樣是行……這樣是識,這樣是識的集,這樣是識的滅沒。』比丘們!這麼知、這麼見者有諸煩惱的滅盡。
  比丘們!我說關於滅盡的滅盡智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滅盡智的近因呢?應該回答:『解脫』。
  比丘們!我說關於解脫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解脫的近因呢?應該回答:『離貪』。
  比丘們!我說關於離貪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離貪的近因呢?應該回答:『厭』。
  比丘們!我說關於厭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厭的近因呢?應該回答:『如實智見』。
  比丘們!我說關於如實智見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如實智見的近因呢?應該回答:『定』。
  比丘們!我說關於定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定的近因呢?應該回答:『樂』。
  比丘們!我說關於樂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樂的近因呢?應該回答:『寧靜』。
  比丘們!我說關於寧靜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寧靜的近因呢?應該回答:『喜』。
  比丘們!我說關於喜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喜的近因呢?應該回答:『喜悅』。
  比丘們!我說關於喜悅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喜悅的近因呢?應該回答:『信』。
  比丘們!我說關於信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信的近因呢?應該回答:『苦』。
  比丘們!我說關於苦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苦的近因呢?應該回答:『生』。
  比丘們!我說關於生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生的近因呢?應該回答:『有』。
  比丘們!我說關於有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有的近因呢?應該回答:『取』。
  比丘們!我說關於取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取的近因呢?應該回答:『渴愛』。
  比丘們!我說關於渴愛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渴愛的近因呢?應該回答:『受』。
  ……(中略)應該回答:『觸』。……應該回答:『六處』。……應該回答:『名色』。……應該回答:『識』。……應該回答:『行』。
  比丘們!我說關於行是有近因的,非無近因的,比丘們!什麼是行的近因呢?應該回答:『無明』。
  比丘們!像這樣,以無明為近因而有行;以行為近因而有識;以識為近因而有名色;以名色為近因而有六處;以六處為近因而有觸;以觸為近因而有受;以受為近因而有渴愛;以渴愛為近因而有取;以取為近因而有有;以有為近因而有生;以生為近因而有苦;以苦為近因而有信;以信為近因而有喜悅;以喜悅為近因而有喜;以喜為近因而有寧靜;以寧靜為近因而有樂;以樂為近因而有定;以定為近因而有如實智見;以如實智見為近因而有厭;以厭為近因而有離貪;以離貪為近因而有解脫;以解脫為近因而有滅盡智。
  比丘們!猶如當天下雨時,大雨下在山上,向下流的雨水使山洞、裂縫、溪流充滿;山洞、裂縫、溪流遍滿者使小水池充滿;小水池遍滿者使大水池充滿;大水池遍滿者使小河充滿;小河遍滿者使大河充滿;大河遍滿者使大海洋充滿。同樣的,比丘們!以無明為近因而有行;以行為近因而有識;以識為近因而有名色;以名色為近因而有六處;以六處為近因而有觸;以觸為近因而有受;以受為近因而有渴愛;以渴愛為近因而有取;以取為近因而有有;以有為近因而有生;以生為近因而有苦;以苦為近因而有信;以信為近因而有喜悅;以喜悅為近因而有喜;以喜為近因而有寧靜;以寧靜為近因而有樂;以樂為近因而有定;以定為近因而有如實智見;以如實智見為近因而有厭;以厭為近因而有離貪;以離貪為近因而有解脫;以解脫為近因而有滅盡智。」


===

經文有點長,重點在於,佛陀講述,如何知和見煩惱的滅盡呢?
我們的五蘊,色、受、想、行、識,當你知和見了它們的原來的如實樣貌,就是煩惱的滅盡。

話說起來很簡單,行,才是唯一的進路。怎麼修呢?
佛陀以回述的方式來講:

滅盡時,是因為具有滅的智。
滅的智,是因為解脫了。
解脫,是因為離了貪。
離貪,是因為厭離。
厭離,因為能如實知和見。
如實知見,是因為具有三摩地(定)。
三摩地,是因為得了樂。
樂,是因為得到了輕安。
輕安,來自於有喜。
喜,來自於得到悅。
悅,來自於有信。
信,來自於知道苦。
苦,是因為有生。
生,來自於有。
有,是因為取。
取,來自於愛。
愛,由於有感受。
受,來自於接觸。
觸,由於六處(眼、耳、鼻、舌、身、意)的接觸。
六處,因為有名法(受、想、行、識等四蘊)的感知接受。
名,是因為有識。
識,是因為有細微的行(極微細的思、想、觸等等)引起。
行,則是因為無明而來。
無明,同時包涵在其他各因緣條件裡,如此不斷的循環,以至於生生滅滅不已。

經裡的譬喻是,就像雨下在山頂,當雨下得大了,水轉向低處流去,充滿了洞穴、裂縫、山谷,小池滿了,進入大池,再到小河、大河,而流進大海去。

梵谷痛苦的一生,我深有所憫,感受他的掙扎和痛苦之餘,反思緣起法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道理,如果他了知緣起法則,痛苦的本質是沒有定性的,不會常住的,是變化的,痛苦生起,終將會滅去,由此而進入並學習禪修法門,是可以自我解救於如此的深淵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