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2014

吳老擇老師媽祖文化源流考即將出書


雲林新聞網-北港朝天宮授權吳老擇媽祖文化源流考
===
媽祖源流考 授權朝天宮出版
最新更新時間:2014/01/28 18:51:33
(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縣28日電)


日本華裔吳老擇完成「媽祖文化源流考」,今天授權北港朝天宮出版,增添媽祖宗教史考證資料。
今年85歲吳老擇日名「吳本信一」,他說,13歲入佛門,數十年來潛心佛學,是北港赴日本研究佛學第一人。
他指出,長年旅居日本,心繫故鄉,對北港媽祖懷念更深,盼以學術研究記錄媽祖歷史,費時20年考證北港媽祖發展史。
吳老擇完成「媽祖文化源流考」,從北港舊地名笨港考證,到北港溪改道,他說,終於完成「歷史使命」,盼將過去以來有關媽祖歷史的不實傳說,依史實考證加以導正。1030128
===


老師近五、六年來都在研究媽祖,終於即將出書了,看到這些報導,開心哦~~不過,那個新聞網記者不認識老師,把老師寫成''旅日僧'',不過,也不算什麼錯啦!只要加上"當時"兩個字,便也可以了。
當年老師以''旅日僧''的身份留日學習佛學,但朝天宮只提供了一年獎學金,第二年便以種種不成文的理由不再給錢了,老師為了繼續學習生涯而還俗打工自助留學,其辛酸和苦處,實是外人所不能體會的了。
在此祝賀老師,也是完成了一件心願了!

2/18/2014

飛上彩虹-鳳飛飛+高凌風




偶然間,看到鳳飛飛和高凌風同台談笑、合唱的影片,"時光像流水,匆匆的過去",此情此景不再,斯人已逝矣~~

高凌風 - 濛濛煙雨 1985


濛濛煙雨
曲:張勇強 / 詞 :瓊瑤

第一次偶然相逢 煙正濛濛雨正濛濛
第二次偶然相逢 煙又濛濛雨又濛濛

從此後驚濤海浪 愛也洶洶恨也洶洶
從此後天崩地裂 恩也重重怨也重重

想當初何必相逢 煙正濛濛雨正濛濛
細思量寧可相逢 煙又濛濛雨又濛濛

問世間情為何物 魂也相從夢也相從
嘆世間情為何物 生也相從死也相從

從此後天崩地裂 恩也相從怨也相從
生也相從 死也相從
===



年青時舞台上的高凌風,雖然所唱歌曲並非曲曲動人,但真有巨星之風,這一首濛濛煙雨,我覺得他唱得十分動聽而到位。
青春年華不再的臨晚之年,人的價值,將由自己來打分數了。辭謝人生的舞台之時,帶走的,不是別人的掌聲,是自己的業啊~

2/16/2014

阿姜敦: 法语微言

阿姜敦: 法语微言
[
英譯]坦尼沙羅尊者
[
中譯]良稹
Gifts He Left Behind——The Dhamma Legacy of Ajaan Dune Atulo (Phra Rajavuddhacariya)
Compiled by Phra Bodhinandamuni
Translated from the Thai by Thanissaro Bhikkhu
 
這是詠詮在臉書推薦的文章,很具啓發性,當我看到「聖弟子,他們行事,是爲了從所有那些東西中解脫,進入一無所有的境界」這句話時,內心深為感動,的確是如此,我們努力禪修,在物質條件不豐的寺院裡,刻苦的席地而眠,早起修行,過午不食,一日之中,修行的時數超過十個小時,不娛樂,不言談,低頭攝心,唯注意當下生起的身心現象。這些種種,無不是想要從所有外在物質和感情世界中解脫出來,「進入一無所有的境界」。
若你要問,一無所有?那要怎麼生活下去呢?我唯一的建議,就是,請你親自透過修行,進來體驗看看,也唯有如此,才有機會,讓自己能夠驗証何為「一無所有」的無上安樂。因為,正如禪師說的:「它超越了一切言語
以下只摘錄了一小段文章。欲覽全文,請進入以下的連結網站看:
 
===
13.爲什麽苦?
       
一位中年婦女有一次來拜見龍普。她講述了自己的生活狀況,說自己的社會地位良好,從來不缺什麽。不過她對兒子的不馴、不端、受種種不良娛樂的影響很不滿。兒子揮霍家産,令父母傷心,實在不堪忍受。她請求龍普指點,如何排解自己的苦,如何使兒子放棄邪道。
       
龍普給了她這方面的一些建議,並且教導她如何靜心,如何放開。
       
她走後,他評論道:
        “
如今的人爲思想而苦。

14.智慧語
        龍普接著作了一段法義開示。他說: “物質上的東西在世間已經齊全了。缺乏明辨與能力的人們不能把握,難以養活自己。有明辨和能力的人,可以大量擁有世間有價值的東西,使自己在各種情形下生活便利、舒適。至於聖弟子,他們行事,是爲了從所有那些東西中解脫,進入一無所有的境界,因爲——
        “
在世間領域,有是有。在法的領域,有是無。
 
 

2/14/2014

從道教產生的歷史條件哈拉起-1


從道教產生的歷史條件哈拉起-1

20141214
最近接了一個案,其中有一部分是介紹道教,於是便開始研讀起道教來了。

道教是中國本土自產的宗教,如書中所言:道教是以」為最高信仰的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宗教。

最有意思的,正是這個思想的包容廣泛的內容。其上承老子思想,始初的道教尊奉老子為教主,不過,我想,若老子在世,怕是會氣得跳腳,對教主之稱避之惟恐不及,因為,談到成仙還好,後來演進到降妖趕屍,咒術風水……,和老子的理念實在是謬之千里了。

可見,一個宗教的產生之始和流傳之末,完全是難以一言以蔽之的事,返觀佛教的流傳,進入中國之後,由皇室帶起的繁縟禮節和懺罪軌儀,幾乎吞噬了原始佛教禪修的樸質風貌,若佛陀在世,也必是喝斥不容的。

不過由於佛教的南傳,非常幸運的,在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尤其是緬甸,仍舊保留了大部分的原始教風,使得二千多年後的佛弟子們,尚不至於如在闇室中求索生路,一支闇室中的燭光,照亮了千年之暗。

道教的產生,本就是由於大時代人民的思想和須求所凝聚而成,演化實是理所當然,戰國末年,秦朝統一天下,卻法治殘暴,人民對於成仙和避世的內心渴求,便成為一種信仰。

《簡明中國道教史》一書中有言:道家和道教,原本是有區別的。先秦道家哲學,以老莊為代表,思想的先導,是老子的「」的思想:「玄之又玄」,再加上《莊子》在《大宗師》裡說到:「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先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黃帝得之,以登雲天,……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這種以道為萬古常存,得道以後,便可以長生久視,成為神仙,如此的思想,而被後來的道教所吸取。

道教,基本信仰也是道,是以宗教的角度把道說成是:神異之物,靈而有信」,「為一切之祖首,萬物之父母」,並與神秘化了的元氣說結合起來,而認為道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宇宙、陰陽、萬物,都是由道化生的,這些思想,在道教正式產生之前,是早已形成存在的,是後來的道教承繼了它們,並且把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稱他為:「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終乎無終,窮乎無窮」,「……元氣之祖,萬道之宗,乾坤之根本,天地之精源」。

一個宗教,思想是其先導,老子和莊子的思想雖然迥異其趣,但「」的思想,卻是一脈相承,道教藉此,以完成中國以「」為尊的信仰歸屬,人民法「」為生存,後來再結合儒家思想……等,便形成了中華民族自有品牌的宗教思想主流。

 

2/05/2014

佛法是為了離貪


佛法是為了離貪

1030205

 

世尊所教導的法,是為了離貪。

為了找另一經的經文時,偶然間路過此經,順便看一下,當看到這一句話時,我的心震了一下,心想:正是如此,這一次密集禪修,所觀照的心念,以貪的動機偏多。

經文說:「在耳上厭,……(中略)在意上厭;厭者離染,經由離貪而解脫……」這是禪修行者必須觀照經歷的過程和目的,不僅密集禪修時厭離心強,如今亦然,休止的心,要啟動入世情懷,甚難!清淡的,平捨的,是現在的我的心境……

 

相應部35相應74/病人經第一(處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那時,某位比丘去見世尊。……(中略)
  在一旁坐好後,那位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在那樣的住處,有某位新的、少被知道的、生病、痛苦、重病的比丘,大德!請世尊出自憐愍,去見那位比丘,那就好了!」
  那時,世尊聽到新的之語與生病之語,像這樣,已知:「那是少被知道的比丘。」後,就去見那位比丘。
  那位比丘看見世尊遠遠地走來。看見後,在臥床上移動。
  那時,世尊對那位比丘這麼說:
  「夠了,比丘!你不要在臥床上移動,有這些設置好的座位,我將坐在那裡。」
  世尊在設置好的座位坐下。坐好後,世尊對那位比丘這麼說:
  「比丘!你是否能忍受?是否能維持?是否苦的感受減退而沒增加,其減退而沒增加被了知?」
  「大德!我不能忍受,不能維持,我強烈苦的感受增加而沒減退,其增加而沒減退被了知。」
  「比丘!你是否沒有任何後悔?沒有任何悔憾?」
  「大德!我確實有不少的後悔,不少的悔憾。」
  「那樣的話,比丘!你是否在戒上責備自己?」
  「大德!我在戒上不責備自己。」
  「比丘!如果你確實在戒上不責備自己,你又為何後悔與悔憾呢?」
  「大德!我了知世尊所教導的法不是為了戒清淨的緣故。」
  「比丘!如果你確實了知我所教導的法不是為了戒清淨的緣故,那,比丘!你了知我所教導的法是為了什麼的緣故?」
  「大德!我了知世尊所教導的法是為了離貪的緣故。」
  「比丘!好!好!比丘!你了知我所教導的法是為了離貪的緣故,好!比丘!因為我所教導的法是為了離貪的緣故。比丘!你怎麼想:眼是常的,或是無常的呢?」
  「無常的,大德!」
  「凡……(中略)耳……………………意是常的,或是無常的呢?」
  「無常的,大德!」
  「而凡為無常的,是苦的,或是樂的呢?」
  「苦的,大德!」
  「而凡為無常的、苦的、變易法,你適合認為:『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真我。』嗎?」
  「不,大德!」
  「比丘!當這麼看時,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在眼上厭,在耳上厭,……(中略)在意上厭;厭者離染,經由離貪而解脫,當解脫時,有『[這是]解脫』之智,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這就是世尊所說,那位悅意的比丘歡喜世尊所說。
  而當這個開示被說時,那位比丘的遠塵、離垢之法眼生起:
  「凡任何集法都是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