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2014

<摄阿毗达摩义论>专题一:八正道2



 <摄阿毗达摩义论>专题一:八正道2


聽了這麼多視頻佛法講解,個人以為,以云海法師所講,最合我的胃口。
這一段是講八正道專題2,講了何以要以習經教為先的理由,完全同意,講得很直爽,超同意!







11/24/2014

小鳳的窗台上--對信仰上的一點感觸

 我想,一個人選擇信仰的方向,或許跟自己對自己的期待,是有很大關聯的吧!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期許,是在人間生活上的平安順利,那麼,他的信仰,須要的是一位能賜福、排解困難和心靈依靠的對像。現在普世之中,以此信仰為宗的,是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吧!
不管是佛教的淨土、密宗、觀音信仰等等,甚至對釋迦佛陀的禮拜,很少不是為了求平安、健康、事業順利,並求保佑全家大小吉祥安樂的。如此,就不必再談論其他宗教了,道教、基督教、回教、民間信仰的神道等等,都是沒有例外的。
不管哪個宗教,也不管供桌上有沒有供品,每位信眾,或者拿起香來,或者合掌低頭,或者跪下求禱,你求過嗎?都求些什麼呢?為什麼要求呢?用什麼態度求呢?
在向外祈求的當下,你觀察過自己的內心嗎?自己能更獨立嗎?自己有更努力嗎?自己心力一直在加強嗎?自己的貪心有減少嗎?自己的自大傲慢有一點點的反省嗎?發現過自己的愚癡嗎?能夠承認自己又貪又瞋又癡嗎?
每個人是不是一直都只看見別人的缺點,總指責數算著別人的表現差勁,而自以為自己最公正、最完美、最無私、最美好、最睿智呢?
經常有人對我說,妳因為福報好,有好的老公養,兒子獨立又乖巧,生活順利而美滿,所以可以常常去禪修......等等。
其實,我一點都不這麼想吔~應該說,我因為喜好禪修而放棄世俗的欲求,欲望能降就降,極力爭取修行的機會,並且不為了更優質的物質生活,而放棄清閒的機會,卡一個長時間的工作,去追求金錢、作為心靈上的依靠,成為人人眼中有身份地位的人,只願是一個沒有職業,沒機會穿著亮眼服飾去上班,沒有地方一展所長來爭取榮譽和認同的家庭主婦,生活上,能放就放,簡簡單單的過著日子。
相對的,若是你與我異地而處,其實,不見得便能安心,甚至沒有耐心,能一再的去參加長時間的禪修訓練。所以,不要再說,我有多麼好的福報,無憂無慮的一直在修習了。
我不會要求別人做到符合自己期望的表現,當然也不苛求自己對別人的期望過度付出,目前走到什麼樣的腳步,就過什麼樣的生活,不怨、不貪、不企、不求,如此,心便自在了。
過去生我們看不見,所以會認為,現在悠閒的生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福份;其實不然。應該說,一直以來,我或者從前世到今生的志願,念茲在茲的,就無不是解脫、解脫、解脫......不知已營造了多少世的生活態度,今生才有一點點的清閒,專心的、好好的用在修習上。
上週六和朋友聚餐時,我向她們提出了一個觀念:不要以為福報越多越好,或者以為,修福修德是人生的第一要務,其實,福報剛好夠用來修行就好了,那時,便要努力的應用現有的福德去修行,求解脫;解脫才是第一志願。如果,修行上有了福報不足的困難時,才積極的再去修福,要先修慧,再修福,才能明辨福德的真實樣貌。一切以解脫為前提,修福是為了解脫而舖路,不要只是為現世的生活的質量優渥而努力。
各種宗教裡,無不一直努力的勸人以修福為最高修行,我個人,一點都不認同,真的,福報,剛好就好了,能學會如何不再受內在貪瞋癡等煩惱的攻擊,才是個人最重要的任務啊!
所以,也不必再比較哪個宗教最高級,教內哪個修法最上乘,只要問自己,我已經去除了多少內在煩惱了呢?
自己的生命,是自己的責任,你一直關心外面的人、事、物,當然顧不得自己的慧命了,這是如人飲水,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囉~~
如果還有人認為,這是小乘或者自渡者的自私態度,那我只好笑著一臉天真的祝福他了,好好的想想吧!佛陀在修行証悟的過程中,他有一直分心在做別的事嗎?他示範給世人的解脫法門,是禪修啊!不是持咒,不是受加持,也不依靠他人的力量。我們依著佛陀的四念處教法來修行,為什麼會是自私呢?我們在觀照中斷除煩惱,掙脫煩惱的攻擊,一步一步學習和跟隨佛陀的足印,走向解脫~
你要不要跟上,隨意哦~我可是要先行一步了~

佛教電子書連結

因為幫美齡找一本性空法師的著作,而請問了詠詮有無電子書可用,沒想到他找到了這麼一個電子書庫,多是原始和南傳佛法的著作,禪修用書很豐富,雖然很多都是入門書,或者已讀過;今天還是很開心、快速的一一拜讀一遍,這些書都超厲害,倘若能夠掌握四念處教法要義,專心努力修習,便不會再怕生死洪流,頭出頭沒了啊!


https://drive.google.com/folderview?id=0B4t3yrvpzBYEMGJMdzZiU2l3enc&usp=sharing







11/12/2014

寒山僧踪




此曲演唱者王建勛已逝,唱得清朗自在,非常喜歡~



寒山僧蹤

作詞:陳建名(臺灣詞曲作家)
  作曲:陳大偉(大陸作曲家)

专辑图片

夜客訪禪登巒峰

山間只一片霧朦朧

水月鏡花,心念浮動

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回眸處靈犀不過一點通

天地有醍醐在其中

寒山鳴鐘聲聲苦樂皆隨風,君莫要逐雲追夢

拾得落紅葉葉來去都從容,君何須尋覓僧蹤

 

楓橋夜泊


楓橋夜泊加上叩鐘偈,用同一個曲調演唱,動人心扉~二十年前了吧!曾有一段時間,經常以自己高亢清亮的高音吟唱此曲,沈浸在莊嚴、悠揚的感動中~近來習禪,已久不唱歌,今日再聽到,少了那粘著迫人的心的悸動,代之生起的,是平穩意解的同悅笑意~~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南無清涼山金色世界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峨嵋山銀色世界大行普賢願王菩薩。
南無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九華山幽冥世界大願地藏王菩薩。



11/11/2014

攝阿毗達摩義論 - 寂靜禪林_開印比丘主講




學習"攝阿毘曇",是約十三、四年之前,在法光佛研所上課的事了,當時護法法師先後連續開了兩門南傳論的課程,忘了是先講哪一門課,似乎是"清淨道論"先上,再接著講"攝阿毗達磨義論"。
那時,初次學習以佛教史和論書來認識佛教,把自己學了近二十年的大乘佛法連根拔起,重組了自己認識佛教的拼圖,一片一片慢慢的重新拼湊。
這一部論,對不是修行之人而言,充滿了陌生的名相,其實當時,還蠻用力的重覆學習它,後來有機會習南傳禪法了,又再讀了一遍,對於此論,有了更進一步的驗證,對於"清淨道論"也是如此。
學習此論,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