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2015

陀羅尼法的根本:四十二字門



詠詮寫了這篇"四十二字門"來源的文章,很有意思!普徧大家印象中的"陀羅尼法",也就是咒語,有人想過它們的來源是什麼嗎?其實我也是不知道的,雖然我對咒語,完全沒有興趣,但是了解它們的來源、意義和過程,也算多一層的了解了大乘佛法的起源了。
印順導師也曾在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書中對此有所研究,但是隨著近代最新考古資料出土和研究,正如文末附註所引:

林光明居士曾在「試析印順導師對咒語的態度」一文也提到:「由於印順導師當代的歷史考古學及碑銘文獻資料的缺乏,若僅由漢譯《大智度論》(大25p.408b-c)和《般若經》(大8p.396b-c)等的文字記錄,即推論「四十二字門,是古代南印度的一類方言」這是有問題的。」

緃然如此,印老是近代中文佛學研究的前輩,研究深入而廣博,是我們這一輩研究佛學最重要的啓蒙老師,相信有許多學者年輕時的佛法入門,多是由印老的著作開始研讀起的吧!我自然亦是如此。
往後的佛學研究,和問題的釐清,仍須要更多佛門龍象和青年才俊投身研究的行列,期許印老勇於開創從歷史和原典研究佛法的精神,永遠傳承。

=========


陀羅尼法的根本:四十二字門
蘇詠詮
21050808

颱風天,出不了門 ,就談一下四十二字門「走鐘」的過程吧~~
在不少佛教經典中有四十二字門的記載,四十二字門當初發展出來是拿來誦讀與記憶經典,不過後來的演變卻與最初有了差異 ,發展的整個過程是雛形,成型,簡化(走鐘?)。
四十二字門一開始的應用概念是:關鍵字->對應的佛教義理或經文->禪修法門,這時候並沒有字門的概念。[1]
在比較早期的經典,例如部派時期的經典「普曜經」現書品就有記載道:
『其言無者;宣於無常、苦、空、非我之音。』 『其言欲者;出淫、怒、癡諸貪求音。』 『其言究者;出悉本末真淨之音。』 『其言行者;出無數劫奉修道音。』 『其言不者;出不隨眾離名色之音。』
隨著時間,這樣的概念發展成字母->關鍵字->對應的佛教義理或經文->禪修法門,這時候才有比較完整的字門概念,這樣的做法我們可以在某些部派經典[2]與大乘初期的經典看到,但到這個時候,大乘雖然使用的字門與部派相同,但對應的關鍵字與對應的經文與禪修法門已開始跟部派時期有差異。有時他們還會稱此為「陀羅尼」。
大智度論卷四十八中提到:
諸陀羅尼法,皆從分別字語生,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語,因語有名,因名有義;菩薩若聞字,因字乃至能了其義。是字,初阿,後荼,中有四十。得是字陀羅尼菩薩。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摩訶衍,所謂字等、語等諸字入門。何等為字等、語等諸字入門?
「阿字門,一切法初不生故。」
「羅字門,一切法離垢故。」
「波字門,一切法第一義故。」
「遮字門,一切法終不可得故,諸法不終不生故。」
「那字門,諸法離名,性相不得不失故。」...
放光般若卷四提到:
復有摩訶衍,所謂陀鄰尼目佉是。何等為陀鄰尼目佉?與字等、與言等,字所入門。何等為字門?
「一者阿,阿者謂諸法來入不見有起者。」 「二者羅,羅者垢貌於諸法無有塵。」 「三者波,波者於諸法泥洹最第一教度。」 「四者遮,遮者於諸法不見有生死。」 「五者那,那者於諸法字已訖字本性亦不得亦不失。」.....
字門的發展除了隨著時間會有差異外,也會因為經典流傳地點或傳承不同而有差異。舉例來說,華嚴經體系與般若經典就是兩個不同傳承,地點也不同,也因此華嚴的字門的字母含義就跟般那有了差異。
六十華嚴五十七卷的字門是長這樣
「唱阿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菩薩威德各別境界。」 「唱羅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平等一味最上無邊。」 「唱波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法界無異相。」 「唱者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輪斷差別。」 「唱多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得無依無上。」 「唱邏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離依止無垢。」
四十與八十華嚴跟六十華嚴差異不大,在此先略過。
雖然字門發展出來的目的用來誦讀與記憶經典,但歲月是把殺豬刀,佛教自然也無法避免被這把刀砍得「走鐘」,既然佛教的教義都會隨著時間 出現變化並連帶影響到字門的含義,那背誦過程自然也有可能被改變,那個改變就是大家所熟知被簡化成咒語了,就是只有教字(母),連含義都不交待清楚。而這樣自然就衍生出觀種子字等法門。
至於持咒為何會從四十二字會變成五字不是六字,七字,這是因為中亞一帶大家習慣用五字去念有關係。對這個有興趣,可以去看犍陀羅的佛像藝術,會看到不少五字(arapacana)的雕字。而四十二字的順序也跟佉盧文(karoshthi )字母順序有關。
佉盧文字母的順序a ra pa ca na......[3]
四十二字門也被確認是從犍陀羅語發展出來。[4]
而四十二字會變成五字這過程可能得花上萬字說明了,這邊就先省略了~
由此可知,中亞可是大乘誕生的溫床啊~~~>///<
[1] J. Brough: The Arapacana syllabary in the old Lalita-vistara, in BSOAS, XXXVIII, 3, 1975, pp.581585. [2]:「四分律」卷十一提到:阿羅波遮那。非字義者。如一人未稱言阿也。第二人抄前言阿也~ [3] http://jayarava.blogspot.tw/2011_10_01_archive.html 徐真友〈佉留文字與四十二字門〉,收錄於《正觀9》(1999pp.16-8)。 [4] Richard Salomon. New Evidence for a Gandhari Origin of the Arapacana Syllaba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0, No. 2 (Apr - Jun, 1990), pp. 255-273
附註:在印老的著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p.746提到 :「「阿羅波遮那」,正是四十二字的前五字。律制比丘與沒有受戒的人,是不許同時發聲誦經 的,因而說到同誦的,有「句義非句義,句味非句味,字義非字義」。這就是句、名(味)、文 [P746](字)──三類,可見這確是古代字母的一種。現在的印度,沒有四十二字母的拼音文字,然可 以決定的,這是古代南印度的一類方言。『大智度論』說:「若聞荼da字,即知諸法無熱相 。南天竺荼闍他,秦言不熱」。「若聞他t!ha字,即知諸法無住處。南天竺他那,秦言處」 ;「若聞拏n!a字,即知一切法及眾生,不來不去,不坐不臥,不立不起,眾生空法空故。南 天竺拏,秦言不」(17)。對字義的解說,引用南天竺音來解說,可見『般若經』的四十二字門,所 有的解說,是與南印度方言有關的。」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一書是印老1980年代的著作,由於當時考古文獻資 料的缺乏,因此印老依靠漢譯文獻的記載即推論四十二字門與南印度方言有關。但隨著日後犍陀羅文本的出土與被解讀,確認四十二字門是源於佉盧體,因此印老的說法應該被修正。因此林光明居士曾在「試析印順導師對咒語的態度」一文也提到:「由於印順導師當代的歷史考古學及碑銘文獻資料的缺乏,若僅由漢譯《大智度論》(大25p.408b-c)和《般若經》(大8p.396b-c)等的文字記錄,即推論「四十二字門,是古代南印度的一類方言」這是有問題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