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2016

吳老擇老師的十二因緣上課講解

相應部因緣篇
第一因緣相應 第一佛陀品 第一、二經

吳老擇老師的十二因緣上課講解
宋雲鳳 筆記


  

四念住、八正道,都一樣,最主要的,
無明、行在相應部最早最古老的概念,在部派、中阿含,一直再擴大,越來越複雜,到大乘佛教,更多,中觀、唯識,唯心大乘都沒有離開此。唯心大乘都集中在"無明和行"上,對行的解說就很麻煩了。

行,集中在身口意,是修觀,即是修定。修觀行,行是三業(身、口、意),此三業是我們向來一直講的,無明、行是過去的,無明、行才有識,是入胎識,以下是現在;有,是死有,死了還存在;生,是未來,是再生。

一、說一切有部的因緣說:

˙無明、行-(過去)
˙識(入胎)-名色-[六處-觸-受-愛-取](存在)-有(現在至死亡為止)
˙生(再生)、老、死-(未來)。

有,死有。死了,存在不存在有很大的諍論。
生,未來,是再生。
從無明到死,如此的一直輪轉。
六處-觸-受-愛-取:一般不太受重視,但是修觀修定,沒有六處、觸等等五項,識和名色還在胎內未出生,無明行應該要在前方,隨生死流轉,所以修觀修定要在此五項上。
無明、行-是過去業,隨生死流轉。所以修觀修定要從以下的[六處-觸-受-愛-取]開始,到就死了。
愛、取、有,是身口意的事,身口意是現在的人,活著。無明、行是過去業,現在再造新業。
行,是過去無明的行動,引起投胎。若是"明行",圓滿充足,即是開悟成阿羅漢;此"無明-行",是屬於惡業。現在出生後,名色是胎內,出生後,是以後五個的問題,六處-觸-受-愛-取等五個的問題。
六處,是身,包含身口意,便會發展喜不喜歡而開始苦、樂、不苦不樂。便再開始。
無明、行是過去業,前生的,有前生才有現在的事,現在若是造了新業-善惡業,才有抵消或減輕。
業像種子不會壞,凍結住,不會作用。例如現在的稻子經過千年,若再有水,仍然可以發芽。經中亦有種子喻。
修行,就像烹煮種子,可以使其發芽的可能性下降或不生起。修行後,以前的惡業,便沒有作用,但又作新的惡業時,就會再引起它來,新和舊業一起作用起來,佛教講的習性、習氣,不容易改,這些可以推論到,可能是過去生,有業流傳下來,如此便成為一切有部的觀念。

二、南傳的因緣說

南傳的因緣說,和說一切有部有所不同。

無明-行,過去的,不須要太多理會。
最主要是由六處-觸-受-愛-取」方面來下功夫,這些都是緣起,互相關係,有做好事,有修行,不須要像一般人,要觀三世因果和拜冤親債主,是已過去的,而忽略現在。應該要注重現在的事情,是不是有依照佛法的修行方法在做,如果沒有的話,也是像一般人一樣的。沒有戒、定、慧,沒有此三行,原來的習氣就不容易改變,便不能接近佛陀的法義,接近涅槃而解脫,只能自沈自浮,自己苦惱自己壓迫。想要離開,一定要在此下功夫。定,雖然也有外道定,但只能在這個範圍內修定。戒,是禁止,提煉;要修禪定,是在身口意上修,南傳相應部的行,重要的是在修定修觀。
口業是語言,如何變成尋和伺呢?這是是大乘佛教在講時,語業:身三口四,妄語、惡口……等等四種,是後期才講的。在相應部是從修行的定方面來進行,觀身不淨等等來開始的。語業,是語意學的範圍,還沒有講出來,是心的動作,是意的表現。現在都變成心理學了。所以尋和伺還未表達,在內在自講自聽,有尋有伺是凡夫,無尋有伺便有進步了,一部分屬身業,一部分屬意業,慢慢的變化。
對這些事如何處理和理解,是很重要的。放大觀點後,便有胎生學,是婦產科,這些事都沒有離開社會,所以,一生的事都包含在其中,社會、經濟、政治等等,整體來說,到"有"就死了,然後再"生"。這樣的一直輪廻不停。社會的狀態,全部可以用十二因緣配合起來講。
行,變成業,中阿含的優婆離經,第二冊56177頁。原本行是身口意是修定的立場講的,是佛陀最初的講法,但是到了中阿含就變成行動有善有惡的出現,便有犯過而有惡行得惡報,地獄等等說法。
相應部的行,是在禪定中的身口意,不造惡業,禪修一定要有戒為基礎,才能有效,才能去接觸的修行,否則便是災害。三業在相應部是注重觀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苦無我,妙行是以修禪定來講的,便可以減輕煩惱。無明,貪無明,無明貪,是以貪為主。

業無明,相應部是站在修禪定上來看無明和行的,以現在的行動或習慣流傳的業來考慮,是可以的,但不要以為定業不可轉,或是有冤親債主在身上,修行就是要轉思考和行動,要有好的正確的思考,很重要,不然如何修行呢?這才是修行的重點,對教義要有基礎才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