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2017

謝老師之傳播、人文與數位化之讀後的小聯想

謝老師之傳播、人文與數位化之讀後的小聯想

1122

以我長期浸潤佛學的背景來看謝老師的這篇文章,很快的便和佛陀的思想及布教,做一個異想天開的聯結~
這個概念就是:
1.
佛陀在夜睹星空後開悟,內心一片澄澈的過程,如果以現代科技傳達出佛陀的內心景象,或許就像看電影一般,一片天空裡,時而五光十色變幻不已,時而雲霞幻化聚散,魔怪鬼女紛紛變幻驚嚇擾動,而在佛陀的定境之中,最後一一折服而隱沒,趨於清明、亮彩,就像現在很容易找到的佛傳的書籍、連續劇、電影等等~~
2.
而後,佛陀要如何傳達出體悟的內涵,由體悟,轉成思惟內容,揀擇組識後,表達出來。佛陀時代,只能以語言作傳達,還未以文字呈現,歷史傳承之中,傳播的工具和內容也不斷的改變,來到現代科技,或者電視、直播、錄影、音檔傳播、佛典數位化等等呈現來弘法。
3.
現在,世界各地的人,只要想了解教法者,使用各種不同的接收器材,電腦、電視、手機等等,便可以觀看,或者接受、修持,或者再加以傳播。
4.
形成一個宗教的過程中,教主釋迦牟尼佛,自悟,然後做思想傳播,這樣的佛法,經由徒眾的接收、實踐,並且再傳播,代代相傳~~
其以各種的表現系統呈現流傳下來,如佛像的雕刻、繪畫、書寫經文、唱誦……,進而再在各不同藝術領域形成不同的流派傳承。
各個心和物相生相因而衍生出各種不同的應用,藉由不同的,如文中所講的記號學美學和文化記號等,作知性、感性、創意和意志呈現,出現多元,又更多元的光光互攝圓融世界表象,彼此可以獨立,亦可以互融的虛擬世界或物質展現。由傳統或能量媒介來呈現和傳達~
這真是一個充滿想像的世界啊!

曾經我參加過一個針對禪修者腦內變化所設計的實驗,藉由MRI作腦部影像攝影。這對佛法修行者的成就做科技圖像、數據化的檢驗處理,或許也可以微探和量化修行人的內心進程也說不定。不知道我可不可以這麼認為~

11/13/2017

賀 謝清俊老師談人文與資訊 網站成立

網站緣起

壹、緣起    
   謝清俊教授40年來致力中文資訊交換、數位化與中文知識表達的建置與開發工作,是我國人文數位化工程的奠基者。謝教授經歷長期的整合人文與資訊,從實務工作與教學經驗,首創國內的「人文資訊學」(Humanity Informatics)。
  謝教授提出的「人文資訊學」,始於中華文化及其對人的關懷,是從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去探討資訊科技對人的影響。其內容包含:資訊的通用界說,兩種文化(人文與科技),科技的文化,釋義學與語言學,資訊與傳統人文各學科的關係,模擬與虛擬實境,資訊、傳播與倫理,資訊時代人的處境,資訊科技之未來發展趨勢與傳統價值體系之嬗變……等。
  謝教授認為在「人文資訊學」裡,首先要釐清的是資訊的概念、界說(定義),並據以說明資訊、傳播(溝通)和文化之間的關係。他綜合了東方傳統哲學的系統觀、東西方對「存有」問題的看法,以及佛學的觀點等,以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論和研究方法,來探討資訊的生成與現起;據此而推演出對資訊的觀點,稱之為「資訊的緣起觀」。並以此緣起觀,界定了一個跨行業、通用的資訊的界說與嶄新的傳播模式,解決了60年來懸而未決的資訊界說問題。
  謝教授多年來在各大學及研究單位演講及講授「人文資訊學」,受惠者良多。可惜之前未有人將其寶貴的研究、授課資料做系統性的文獻整理,提供後學使用。有感於此,慧萍在謝教授指導完成碩士學位後,經恩師的同意和授權,便和法鼓文理學院碩士班畢業的郭捷立學長及中央研究院莊德明先生著手收集謝教授的資料。之後由慧萍負責資料的編緝及網頁的設計,德明提供建議及網頁技術的支援,並將網頁定址在中研院文獻處理實驗室的網站。歷經9個月的整理和討論,終於有了「謝清俊談人文與資訊」網站的誕生。
  網站能順利建置完成,特別要感謝謝教授無私的提供資料和整理期間的各項支持,及法鼓文理學院將謝教授在法鼓講授「人文資訊學」的40部珍貴影片提供給我們,讓大家有機會可以重溫及一睹謝教授上課的風采。還有開放文化基金會的法制顧問林誠夏先生在授權方面的協助。謝教授的資料非常豐富、多元,還有許多資料尚在收集、整理中,所以第一版的網站尚有許多待補之處。期待未來整理出更多寶貴的資料,再與大家共享。
貳、內容介紹
網站內容分成十三個標題,說明如下:
標題
說明
網站建置的緣起及內容介紹。
謝清俊教授的簡介、專訪及相關網站。
* 簡介、專訪:7篇(其中2篇定稿中)。
* 相關網站:4個。  
謝清俊教授從1972年到2016年發表的期刊論文、專題演講、研究報告等,依時間排序,共165篇。
其中,有些主題在不同時間宣講,會在主題下提供不同版本的連結。
《謝清俊談人文與資訊》修訂版書中作者序和37篇的單篇修訂稿。
分四小類。謝清俊教授已發表或未發表的科普文章、序、代書評、隨筆等。
* 熱訊(茶餘飯後):12篇。
* 科學月刊:18篇。
* 資訊與電腦:4篇。
* 其他:序、代書評、隨筆等,共19篇。
謝清俊教授從1972年到2016年指導的碩博士論文,共21篇。(早期交大的數篇碩論待補)
分三小類。
謝清俊教授在台大、交大、政大、銘傳、法鼓、玄奘、世新等大學或研究單位的授課資料。
* 授課大綱、計畫表、書目:43篇。
* 授課講義:111篇。
* 補充教材:29篇。
分二小類。謝清俊教授教學和演講時的錄影。
* 授課:2003年到2016年在法鼓講授「人文資訊學」的40部影片
* 專題演講:2003年文學與資訊科技國際會議的演講影片。
與謝清俊教授直接或間接相關的事實性語文報導56篇。
* 謝清俊教授在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台科大1977年到1983年)任教時收藏的相片69張。
分二小類。謝清俊教授收藏的剪報及收集的參考書目。
* 收藏剪報:20篇。
* 參考書目:17篇。
說明本網站資料的授權方式。
提供網站聯絡人及謝清俊教授的聯絡資訊。讀者若對本網站有任何意見,請以電子郵件聯絡網頁編輯李慧萍小姐或網站管理人莊德明先生,若欲直接聯絡謝清俊教授,可透過電子郵件或臉書。
 (文: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碩士  李慧萍 2017.10.23 )
謝清俊老師談人文與資訊   (點此進入網站)






11/06/2017

回應蘇錦坤老師的十則問題

昨日蘇錦坤老師在瀚邦佛教研究班的臉書裡問了十則問題,徵求大家回應,我在晚間回家後,見到了即開始作答,以下是我們問答的記錄:

======

蘇錦坤老師的十則問題
在元亨寺台北講堂讀書會時,吉祥師提及那十則問題,要我詳細敘述一遍,今天想起來了,重貼於下:

1.如果要用二十個字以內跟一位想了解佛教的人介紹佛教,你會介紹什麼呢?

答:像三支樹枝相依而立,去一其二不存,是緣起法。


2.如果有人想學習一首簡單的佛教偈頌,你會選那一則?

答:SN.1.63/(3). Taṇhāsuttaṃ
   63. “Kenassu nīyati loko, kenassu parikassati.
   Kissassu ekadhammassa, sabbeva vasamanvagū”ti.
   “Taṇhāya nīyati loko, taṇhāya parikassati;
   Taṇhāya ekadhammassa, sabbeva vasamanvagū”ti.

相應部1相應63經/渴愛經(諸天相應/有偈篇/祇夜)(莊春江譯)
  「世間被什麼引導?什麼拖著世間轉?
   什麼是一法,一切就受其控制?」
  「世間被渴愛引導,渴愛拖著世間轉,
   渴愛是一法,一切就受其控制的。」


3. 如果有人想學習一部簡短而受用的佛經,你會介紹那一部?

答:雜阿含122經


4. 如果有人要你跟十歲大的小朋友講一則簡單的佛教故事,你會講哪一則故事?

答: 相應部3相應5經/已自己守護經;或相應部3相應8經/茉莉經。


5. 面對一群完全沒有佛教基本知識,而熱切想學佛的人,你如何用五十個字以內介紹佛法?

答:三支木頭立起來,可以穩定的站立,拿走一支,其他兩支便會倒下,而任何人、事、物的發生,也是如此,這就是佛陀教示的緣起法。


6. 面對一群10~15歲的小朋友,你如何介紹佛教?

答:也拿三支木頭來教他們。


7. 如果你的親戚、同事、同學、朋友請你推薦一本佛教入門書籍,除了佛教經典,你會推薦那一部?

答:十大弟子傳


8. 你最喜歡那一則佛教偈頌?哪一部佛經?

答:我最喜歡死隨念。經典則是雜阿含1174經。


9. 除了釋迦牟尼以外,你最敬仰的佛教人物是那一位?

答:舍利弗


10. 你為什麼信仰佛教,而不是基督教、或儒家、道家思想?

答:因為我不喜歡被神救,所以不信基督教;不喜歡教條,所以不愛儒家;道家還好;信仰佛教,則是一見鐘情,就是喜歡,沒有什麼原因。

===

以下是我所引用的經文原文:

1.雜阿含1174經[正聞本392經/佛光本268經](入處相應/六入處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阿毘闍恆水邊。
  時,有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善哉!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正信非家出家學道,於上增修梵行,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觀察[恆]水,見恆水中有一大樹,隨流而下,語彼比丘:
  「汝見此恒水中大樹流不?」
  答言:「已見,世尊!」
  佛告比丘:
  「此大樹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不閡洲渚,不入洄澓,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敗,當隨水流順趣、流注、浚輸大海不?」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言:
  「比丘亦復如是,亦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不閡洲渚,不入洄澓,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敗,[當隨水流]臨趣,流注、浚輸涅槃。」
  比丘白佛:
  「云何此岸?云何彼岸?云何沈沒?云何洲渚?云何洄澓?云何人取?云何非人取?云何腐敗?」
  「善哉!世尊!為我廣說,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佛告比丘:
  「此岸者,謂六入處;彼岸者,謂六外入處;人取者,猶如有一習近俗人及出家者,若喜、若憂、若苦、若樂,彼彼所作,悉與共同,始終相隨,是名人取;非人取者,猶如有人願修梵行:『我今持戒、苦行、修諸梵行,當生在處{在?}處天上。』是非人取;洄澓者,猶如有一還戒退轉;腐敗者,犯戒、行惡不善法,腐敗寡聞,猶莠稗、吹貝之聲,非沙門為沙門像,非梵行為梵行像。
  如是,比丘!是名不著此、彼岸,……乃至浚輸涅槃。」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時,彼比丘獨一靜處,思惟佛所說水流大樹經教,……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得阿羅漢。
  時,有牧牛人名難屠,去佛不遠,執杖牧牛。
  比丘去已,詣世尊所,稽首禮足,於一面住,白佛言:
  「世尊!我今堪能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沒,不閡洲渚,非人所取,不非人取,不入洄澓,亦不腐敗,我得於世尊正法律中,出家修梵行不?」
  佛告牧牛者:「汝送牛還主不?」
  牧牛者言:
  「諸牛中悉有犢牛,自能還歸,不須送也,但當聽我出家學道。」
  佛告牧牛者:
  「牛雖能還家,汝今已受{食}人衣食,要當還報其家主。」
  時,牧牛者聞佛教已,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時,尊者舍利弗在此會中,牧牛者去不久,白佛言:
  「世尊!難屠牧牛者求欲出家,世尊何故遣還歸家?」
  佛告舍利弗:
  「難屠牧牛者若還住家受五欲者,無有是處,牛付主人已,輒自當還,於此法律出家學道,淨修梵行,……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得阿羅漢。」
  時,難屠牧牛者以牛付主人已,還至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牛已付主,聽我於正法律出家學道。」
  佛告難屠牧牛者:
  「汝得於此法律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
  出家已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增修梵行,……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羅漢。

增壹阿含43品3經[佛光本382經/8法](馬血天子問八政品)(莊春江標點)
  聞如是:
  一時,佛在摩竭國界,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漸至江水側。
  爾時,世尊見江水中有大材木,為水所漂,即坐水側一樹下坐。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頗見木為水所漂乎?」
  諸比丘白佛言:「唯然,見之。」
  世尊告曰:
  「設當此木不著此岸,不著彼岸,又不中沒,復非在岸上,不為人所捉,復非為非人所捉者,復非為水所迴轉,復非腐敗者,便當漸漸至海,所以然者,海、諸江之原本。
  汝等比丘亦如是,設不著此岸,不著彼岸,又不中沒,復非在岸上,不為人、非人所捉,亦不為水所迴轉,亦不腐敗,便當漸漸至涅槃處,所以然者,涅槃者,正見、正治、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涅槃之原本。」
  爾時,有牧牛人名曰難陀,憑杖而立。
  是時,彼牧牛人遙聞如是所說,漸來至世尊所而立。
  爾時,牧牛人白世尊言:
  「我今亦不著此岸,不在彼岸,又非中沒,復非在岸上,不為人捉,復非為非人所捉,不為水所迴轉,亦非腐敗,漸當至涅槃之處,唯願世尊聽在道次,得作沙門。」
  世尊告曰:
  「汝今還主牛已,然後乃得作沙門耳。」
  牧牛人難陀報曰:
  「斯牛哀念犢故,自當還家,唯願世尊聽在道次。」
  世尊告曰:
  「此牛雖當還家,故須汝往付授之。」
  是時,牧牛人即受其教,往付牛已,還至佛所,白世尊言:
  「今已付牛,唯願世尊聽作沙門。」
  是時,如來即聽作沙門,受具足戒。
  有一異比丘白世尊言:
  「云何為此岸?云何為彼岸?云何為中沒?云何在岸上?云何不為人所捉?云何不為非人所捉?云何不為水所迴轉?云何不腐敗?」
  佛告比丘曰:
  「此岸者,身也;彼岸者,身滅耶;中沒者,欲愛耶;在岸上者,五欲也;為人所捉者,如有族姓子發此誓願:『持此功德福祐,作大國王,若作大臣。』非人所捉者,如有比丘有此誓願:『生四天王中[及諸天中]而行梵行,今持功德生諸天之中。』是謂名為非人所捉;為水所迴轉者,此是邪疑也;腐敗者,邪見、邪治、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此是腐敗也。」
  是時,難陀比丘在閑靜之處而自修剋,所以族姓之子,剃除鬚髮,出家學道者,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即於座上成阿羅漢。
  爾時,難陀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相應部35相應241經/像樹幹那樣經第一(處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有一次,世尊住在拘睒彌城的恒河邊。
  世尊看見一大樹幹被恒河水流漂流著,看見後,召喚比丘們:
  「比丘們!你們看見那大樹幹被恒河水流漂流著嗎?」
  「是的,大德!」
  「比丘們!如果那樹幹不向此岸靠近,不向彼岸靠近,不在中途沈沒,不在高地擱淺,不被人抓住,不被非人抓住,不被漩渦抓住,內部不腐爛,比丘們!這樣,那樹幹必將向大海低斜、向大海傾斜、向大海坡斜,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恒河水流向大海低斜、向大海傾斜、向大海坡斜。同樣的,比丘們!如果你們不向此岸靠近,不向彼岸靠近,不在中途沈沒,不在高地擱淺,不被人抓住,不被非人抓住,不被漩渦抓住,內部不腐爛,比丘們!這樣,你們必將向涅槃低斜、向涅槃傾斜、向涅槃坡斜,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以正見向涅槃低斜、向涅槃傾斜、向涅槃坡斜。」
  當這麼說時,某位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什麼是此岸?什麼是彼岸?什麼是在中途沈沒?什麼是在高地擱淺?什麼是被人抓住?什麼是被非人抓住?什麼是被漩渦抓住?什麼是內部不腐爛?」
  「比丘們!『此岸』,這是對於六內處的同義語;比丘們!『彼岸』,這是對於六外處的同義語;比丘們!『在中途沈沒』,這是對於歡喜與貪的同義語;比丘們!『在高地擱淺』,這是對我是之慢的同義語。
  比丘們!什麼是被人抓住?比丘們!這裡,[某人]住於與在家人交際接觸,同歡、同愁,在他們樂時而樂;在他們苦時而苦,他以自己涉入他們的事務與義務,比丘們!這被稱為被人抓住。
  比丘們!什麼是被非人抓住?比丘們!這裡,某人以願求成為天眾之一而行梵行:『我將以這戒德、禁戒、苦行、梵行成為天,或諸天之一。』比丘們!這被稱為被非人抓住。
  比丘們!『被漩渦抓住』,這是對於五種欲的同義語。
  比丘們!什麼是內部腐爛?比丘們!這裡,某人是破戒者、惡法者、不淨與行懷疑行為者、行為隱密者、非沙門而自稱沙門者、非婆羅門而自稱婆羅門者、內部腐爛的漏出者、惡劣性格者,比丘們!這被稱為『內部腐爛』。」
  當時,牧牛人難陀站在世尊不遠處。那時,牧牛人難陀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我將不向此岸靠近,將不向彼岸靠近,將不在中途沈沒,將不在高地擱淺,將不被人抓住,將不被非人抓住,將不被漩渦抓住,內部將不腐爛,大德!願我得在世尊面前出家,願我得受具足戒。」
  「難陀!那樣的話,請你歸還主人的母牛。」
  「大德!母牛將因求子牛而走。」
  「難陀!請你歸還主人的母牛。」
  那時,牧牛人難陀歸還主人的母牛後,去見世尊。抵達後,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主人的母牛已歸還,大德!願我得在世尊面前出家,願我得受具足戒。」
  那時,牧牛人難陀在世尊面前出家、受具足戒。
  受具足戒後不久,尊者難陀住於獨處、……(中略)尊者難陀成為眾阿羅漢之一。

3.雜阿含122經[正聞本1663經/佛光本124經](羅陀相應/五陰誦/弟子記說)(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
  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白佛言:
  「世尊!所謂眾生者,云何名為眾生?」
  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佛告羅陀:
  「我說於色境界當散壞消滅;於受、想、行、識境界當散壞消滅,斷除愛欲;愛盡則苦盡;苦盡者,我說作苦邊。
  譬如:聚落中諸小男小女嬉戲,聚土作城郭、宅舍,心愛樂著,愛未盡、欲未盡、念未盡、渴未盡,心常愛樂守護,言:『我城郭,我舍宅。』
  若於彼土聚愛盡、欲盡、念盡、渴盡,則以手撥足蹴,令其消散。
  如是,羅陀!於色散壞消滅、愛盡;愛盡故,苦盡;苦盡故,我說作苦邊。」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4.相應部3相應5經/已自己守護經(憍薩羅相應/有偈篇/祇夜)(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在一旁坐好後,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這裡,當我獨處、獨坐時,心中生起了這樣的深思:『誰已守護自己?誰未守護自己?』
  大德!我這麼想:『凡任何以身行惡行、以語行惡行、以意行惡行者,他們未守護自己,即使象軍會守護他們,或馬軍會守護他們,或車軍會守護他們,或步兵軍會守護他們,而他們仍未守護自己,那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守護是外部的,這守護不是內在的,因此,他們未守護自己。
  凡任何以身行善行、以語行善行、以意行善行者,他們已守護自己,即使象軍不會守護他們,或馬軍不會守護他們,或車軍不會守護他們,或步兵軍不會守護他們,而他們仍已守護自己,那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守護是內在的,這守護不是外部的,因此,他們已守護自己。』」
  「正是這樣,大王!正是這樣,大王!
  大王!凡任何以身行惡行、……(中略)他們仍是未守護自己,那是什麼原因呢?大王!因為這守護是外部的,這守護不是內在的,因此,他們未守護自己。
  大王!凡任何以身行善行、以語行善行、以意行善行者,他們已守護自己,即使象軍不會守護他們,或馬軍不會守護他們,或車軍不會守護他們,或步兵軍不會守護他們,而他們仍已守護自己,那是什麼原因呢?大王!因為這守護是內在的,這守護不是外部的,因此,他們已守護自己。」
  這就是世尊所說。……(中略):
  「以身自制,好!以語自制,好!
   以意自制,好!到處自制,好!
   到處已自制的、有羞恥的,他被稱為『已被守護者』。」

5.相應部3相應8經/茉莉經(憍薩羅相應/有偈篇/祇夜)(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當時,憍薩羅國波斯匿王與茉莉皇后一起到宮殿的上層。
  那時,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對茉莉皇后這麼說:
  「茉莉!對你來說,有任何其他人比自己更可愛的嗎?」
  「大王!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其他人比自己更可愛的,大王!而,對你來說,有任何其他人比自己更可愛的嗎?」
  「茉莉!對我來說,也沒有任何其他人比自己更可愛的。」
  那時,憍薩羅國波斯匿王下來後,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這裡,我與茉莉皇后一起到宮殿的上層,對茉莉皇后這麼說:『茉莉!對你來說,有任何其他人比自己更可愛的嗎?』大德!當這麼說時,茉莉皇后對我這麼說:『大王!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其他人比自己更可愛的,大王!而,對你來說,有任何其他人比自己更可愛的嗎?』大德!當這麼說時,我對茉莉皇后這麼說:『茉莉!對我來說,也沒有任何其他人比自己更可愛的。』」
  那時,世尊知道這件事後,那時候說這偈頌:
  「以心遊歷一切方位後,從未證得任何比自己更可愛的,
   像這樣,這一個個其他的自己是可愛的,因此,愛惜自己者不應該害他人。」

死随念(Marananussati)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死随念(Marananussati)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死亡

死亡是一个有情命根的断绝,四大所造色的身体停止运作,食生色、业生色与心生色不再生起,而只要时节生色继续操作,把身体分解为基本的四大。凡夫视身体的死亡为恐惧,但阿罗汉等圣者则视为解脱,不再受轮回之苦。
死有「时死」和「非时死」两种。「时死」或因福尽,或因寿尽,或因两者同时发生所致。「非时死」是福未尽,寿未尽,遭受险难或意外而死。

死随念课诵文(Maranānussati)

当我们看到别人死亡时,我们应作如是死随念思惟;生命就像风下之灯,随时它都会熄灭。(Pavāta dipa tullyāya, sāyu santati yakkhayam, parūpamāya sampassam, bhāvayye maranassatim.)

一个享有大富贵的人亦都死去,有一天我也将会死。Mahā sampatti sampattā, yathā sattā matā idhā, tathā aham marissāmi, maranam mama hessati.)

凡是生下来的,都会死去。(死魔就像斩首官一般,等待着机会毁灭人。(Uppattiyā sahevedam, maranam āgatam sadā, māranatthāya okāsam, vadhako viya esati.)

生命从生下来那一天起,不曾停留过片刻,像太阳升起后,急急的走向日落。(Isakam anivattam tam, satatam gamanussukam, jivitam udayā attham, suriyo viya dhāvati.)

生命的现象犹如闪电、水中泡、叶上的朝露、水中痕、像死敌必定要执行杀人的任务一般。没人能躲避死亡。(Vijju bubbula ussāva, jalarāji parikkhayam, ghātako varipū tassa, sabbatthāpi avāriyo.)

若具有大福德、大智慧与大神通的佛陀都不免于死,何况是我?(Suyasatthāma puññiddhi, buddhi vuddhe jinam cayam, ghātesi maranam khippam, kātu mādisake kathā.)

每一刻我都在逼近死亡,或因吃错食物、或因身内的疾病、或因外来的创伤,一眨眼而已,生命就结束了。(Paccayā nañca vekallya, bāhira jjhattu paddavā,māramoram nimesāpi, marmāno anukkhananti.)

死随念的正思惟

人欲死时,药石无效,医生撒手,四大分离。身苦加上心苦,痛苦加剧。身体僵直,口唇枯干,遍体冰冷,呼吸喘急。未死之时,身体已经肿胀发臭。欲断气时,爱离死别,双目睁开,心大恐慌,不知死后将往何方。死尸肿烂,污血脓水,蛆虫遍生,心极不舍。唯有追随自己的业,再去轮回。亳无自主之能力。

以死来说,它发生在世上的每一个地方,不论男女老少,已生或将生,无一能幸免。这是死苦。对于死的思惟,要知将来必会死,无一能免;只是时间上迟早的差别;死时什么钱财都带不走,只有业跟随着自己;死的时候无人能幚得上,只有自己对三宝的信念和修行能幚助而已。

佛陀薄伽梵及诸多大弟子尚且色身坏灭而入涅槃,佛对波斯匿王言:死亡像四座大山(老、衰、病、死)从四方面压來,无人能倖免。(《相应部III.25经》 Pabbatopama Sutta)就算波斯匿王出动象軍、马軍、步兵、軍师、或以国庫藏金來賄賂等,亦无能制止死王。

寿命不能增加,每一刹那我们都接近死亡。像被送往刑場的死囚一样。若住世六十年,睡眠用去三十年,扣除飲食时间,真正用來修行的时间不到五年。很多人只想着修行就浪费了很多年,等到真的开始修行时,心念散乱,无法对治。就像割好的小麥放在麥場,一股突然暴发的山洪,从山谷冲下來,把所有的小麥捲走,我们只是旁观,束手无策,一粒小麥也收不到。

有的幼小夭折,有的少壮死去,有的早上还好好的,下午就变成了屍体,许多年纪大的都在盤算退休後可以做某些事,这都是妄想,我们隨时都会死。《法集要颂经》有为品第一中说道:「或有在胎殒,或初诞亦亡,盛壮不免死,老耄甘心受,或老或少年,及与中年者,恒被死来侵,云何不怀怖。」「四大聚集身,无常讵久留,地种散坏时,神识空何用?」 死时神识随业而去,就像被魔王牵去一般。「父母与兄弟,妻子并眷属,无常来牵引,无能救济者?如是诸有情,举动贪荣乐,无常老病侵,不觉生苦恼。」

佛言有四种馬:当一个人听闻到别个村里有人死了,心中起大悚懼的是第一良马(看见鞭影(老病死苦)就跑);不然看见别个村里有人死了,依正思惟起大悚懼的是第二良马(鞭子触到毛就跑);不然看见自己村里有人死了,依正思惟起大悚懼的是第三良马(鞭子触到皮肉就跑);不然看见自己的親人死了,依正思惟起大悚懼的是第四良马(鞭子触到侵肌彻骨才跑)(《杂阿含922经》)。

我们的身体有八萬种死缘在周旁虎视耽耽,另有四百零四种疾病,三百六十种魔,十五种厉鬼,三百六十种非人隨时会夺走我们的寿命。此外身内的气、胆汁、痰涎及四大若不调,也会丧命。佛言身中的四大就像四條大毒蛇,任何一隻咬一口就死了(《相应部.六处相应.毒蛇品》),隨时会死。我们的身体就如水泡一般脆弱,佛比喻身如聚沫(《五陰譬喻经》),一点都不结实,隨时会死。

死时在生前所努力积集的一切財物都没有裨益,全都得放下,摊开双手,連一个银角也带不去。仅管親友在旁,没有一人帮得上,死时孤身一人前往。活着时珍爱的身体,佛言死时就像一塊无用的朽木,臭穢不堪,連親人都远离,不屑一顧。一切都无益,唯有自己平时修习的佛法才能帮自己。念死至此,自念现在已得生人中,生在有佛法的时代,诸根完具,未造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分裂僧团。)相信三宝,而得修持佛法,如此决定应精进修行!

在北传《法句经》生死品里的偈,很深刻地道出众人对生死的邪见:「自涂以三垢(贪瞋痴),无目(无有智慧)意妄见,谓死如生时(指人死后去到另一世界犹在生时,是常见),或谓死断灭(死后就没了,是断见)。」「三事(命、暖、识)断绝时,知身无所直,命气熅暖识,舍身而转逝。当其死卧地,犹草无所知,观其状如是,但幻而愚贪。」

我们是在不情愿下离开世间,对这世间仍有许多留恋。死时身受死苦,心受求不得苦和死的恐惧。死后不知将会转生何方?死时只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离去。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论是喜欢或珍惜的,最后将会与我们背离或分散的。这一世在世间的努力都将留下,不能带到下世去享受。为了追逐世间财利,以贪瞋痴心造作许多恶业,伤害其它有情众生。这些恶业将会随着自己去到下世受苦。从现在到死时,生命日減,时间无多,而死因极多,戒定慧学还修习不好,所以应趁早努力。死的时候,谁能来帮我们呢﹖唯有我们对三宝的信念和我们平时做功课的观修。

在修习死随念时,当起「死将来临」的如理作意。然后思惟一切生命,凡是生出来的,必将死去。一切有名誉的,有福德的,有权力的,乃至有大神通的,大智慧的辟支佛或佛都会死。再思惟这身体碎弱的很,死缘很多,四大不调,感染疾病,遇到怨贼,蚊虫嗤咬,意外等都能致死。再思惟身体再努力保养,也不能阻止它不老病死去。再思惟人中长寿者,亦不过百岁左右。再思惟死后随所作业,又再转世去了,不能自主。如是思惟的结果,心念将会很清醒,

死随念的修法

《清淨道論》提到念死有二法;其一是如理作意「死将来临,命根将断」,以镇伏五盖,生起正念而得证近行定。其二是钝根者得以如下八法念死:

(一)杀戮者追近;

(二)死之必然;

(三)将己与有大名、大福、大力、大神变、大慧、辟支佛、和正等觉者比较;(他们都死了,自己也一样难免;)

(四)身为诸多虫类(八十种虫类)所共居,死缘甚多;

(五)身命无力无主,因须赖出入息,四威仪平衡、冷热平衡、四大平衡、适当食物维生;

(六)寿命不定,因时间、疾病、时刻、死处、生趣都不定;

(七)寿命不长;

(八)寿命剎那相续。如是住于不放逸,殷勤修习断漏。死时不陷于恐惧与昏昧。

念死(Maranāussati)应思惟以下的情况:

(一)死亡是自然的法则,我们并不能超越死亡。(Marana dhammohi maranam anatito)

(二)生命不是永恒的,死亡才是永恒的。(Adhuvan jivitam, dhuvan maranam)

(三)我们将会死,那是肯定的,生命的结局即是死亡。(Avassam maya maritabbam, marana pariyosanam me jivitam.)

(四)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不能保持不变的,我们的死亡才是必然的。(Jivitam me aniyatam, maranam me niyatam)

(五)实在的啊 ! 这个身体,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一旦没有了识,即被抛弃了,将埋在泥堆下,就像朽木一般,没有任何的用处了。(Vata ayam kayo aciram, apeta viññano chuddo, adhisessati pathavim, kalingaram iva niratham)

(六)一切众生确在死亡,过去时死,未来将死,我也一样会死,对此我没有怀疑。(Sabbe satta maranti ca, marimsu ca marissare, tathevaham marissami, natthi me ettha samayo.)

在《经集》中有许多佛答修行者的提问。比如答布那迦问时佛说:「布那迦啊﹗这世上的仙人、俗人、剎地利和婆罗门,举行各种祭祀,供奉天神。布那迦啊﹗他们执着老年,盼望与世长存,所以举行祭祀。 ﹍﹍﹍ 布那迦啊!他们盼望、他们赞美、他们渴求、他们祭祀;他们由于有所获得而渴望爱欲、热衷祭祀、贪恋生存,我说他们不能超越生和老。﹍﹍﹍布那迦啊﹗洞悉世上万事万物,在世上任何地方都不冲动、平静、无激情、无烦恼、无贪欲,我说这样的人能超越生和老。」

佛答宾吉耶问时说:「宾吉耶啊﹗看到世人懒惰懈怠,受害于诸色,受苦于诸色;因此,宾吉耶啊!你要勤奋努力,摒弃诸色,不再再生。﹍﹍﹍看到世人受贪爱摆布,受衰老折磨,因此,宾吉耶啊!你要勤奋努力,摒弃贪爱,不再再生。」

在《如是语》72与73偈里佛说:

「欲界之出离,知已越色界,勇猛者常触,一切行之静,正见之比丘,解脱在此处,贤者悟神明,离世成牟尼。」「入色界众生,停无色界者,不知有灭界,唯知往他生,认识色界者,不停无色界,解脱灭界人,成为舍死者,无漏正自觉,身触不死界,离依舍依者,无忧离染道。」

《南传法句经新译》153偈佛证道偈:「多生轮回中,探寻造屋者,而未得见之,再生实是苦。」

《南传法句经新译》150偈:「骨架为城廓,血肉作涂饰,蕴藏老病死,憍慢与虚伪。」

凡夫的生、老、病、死苦,这些是身体的自然生理现象,若不如实去认识它们,就会带来身心的苦恼。但是一个圣者,只要证悟须陀洹果(初果),就能够如实地去观照这生、老、病、死苦的真相。虽然他也受生、老、病、死的苦,但他能以观照力,排除内心的苦。并能以依赖三宝的信力(皈依与信),知道能够回来人道继续修行,他的心会平静坦然地面对死亡。

众生在三界六道里轮转,只是跟随自己的欲念造作各样的业,从来没有冷静地来观察一下或思惟一下。这无休止的轮回本质是什么?它只有“苦”。生命依赖于这身体,它是多变的,它是组合的,它是依赖食物和水而存在的。它是一个碎弱的生命体,它有出生,成长、老、病和死亡!虽然有的人会想他有选择食物与饮料以及行动与工作的自由。但是这身体要依赖于食物和水,就表示我们没有自由选择,而老、病、死却像魔鬼或敌人一般等待着,又怎能说是有自由,有选择呢﹖

佛陀在菩提伽耶证得佛果时所说的话:「在无数生死的轮回中,无法寻获那造屋的人,每一次的生死流转都是苦。啊!造屋的人我已发现,你已无法再建造屋子了。一切的椽木已摧毁,柱梁也已折断。心已不再造作,一切的爱欲皆尽灭。」我们轮回了这么长久的时间,我们所遗留下来的骸骨,堆得像山一般高,佛说:「有情一劫中,积骨如须弥(昆富罗山),大觉如是语。」(《如是语》24经)

我们每一世遭遇亲友爱离死别,哭泣流泪,比四大海水还要多。佛说:「诸比丘!轮回无始,众生为无明所覆,渴爱所缚,不知流转轮回之本际。诸比丘!汝等对此作如何思惟耶?四大海之水,与汝等怨憎相会,喜爱之别离,长时流转轮回,悲叹时,所流之泪,何者为多耶?

大德!我等知世尊所说法,大德!我等怨憎相会,喜爱之别离,长时流转轮回,悲叹时所流之泪为多,其非四大海水所能比拟。

善哉,善哉,诸比丘,汝等对我所说之法,能如是知之矣。诸比丘,汝等怨憎相会与喜爱别离,长时流转轮回,悲叹时所流之泪为多,其非四大海水所能比拟。

诸比丘,汝等于长夜逢母之死,逢子之死,逢女儿之死,逢眷属之失,逢财宝之失,诸比丘,汝等于长夜,逢病之失,汝等逢此等之病失,怨憎相会,与喜爱者别离,悲叹时所流注之泪为更多,其非大海所能比拟。所以者何?诸比丘,轮回乃无始。----- 诸比丘,是人于诸行足厌,足于厌离,足于解脱。」(《相应部》无始相应,薪草品第三《泪水经》)

修不净观者,可以轻易地转修死随念,修毕起来后,再也不想胡里胡涂造作贪瞋痴等恶业,并会精勤于断恶修善,自净心意。当心怠惰並对轮回失去怖畏时,和心散漫攀缘时,就应修习死随念。


法增比丘佛历二五五九年写于澳洲佛宝寺,愿众生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