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2014

2014年下半期課程-〈第一 陀然闍仁〉

2014年下半期課程
〈第一 陀然闍仁〉
 
這幾個月來,老師跌倒了兩回,肩骨裂了,十一月回日本後,還要作腦部複檢,下脊椎也一直痛著,須要以束帶固定,並拄著拐杖行走,縱使有這麼多的苦痛纒繞,他老人家回台之後,重新修訂了《媽祖文化源流考》之後,隨即不辭辛勞的來到台北,為我們開課講經,如此堅毅不拔的精神,一向以來,總教愛偷懶的我,每每想起,唯有汗顏!
明天開始上這一期的第一堂課了,這一期的教材內容,我太偷懶,沒有將內容好好的分段,對讀不易,剛才想起,很慚愧,趕忙動手整理。
這一經,講的是一位外道婆羅門,因為太太陀然闍仁信佛,而在挑戰佛陀的對談中,得到佛陀教示啓發,進而証入阿羅漢果的內容。
經文中有一偈:
殺忿是樂寢 殺忿無有悲
婆羅門毒根 以為最上蜜
忿怒之殺害 聖者是讚賞
如是之殺法 其殺無有悲
人的根本煩惱是貪、嗔、癡,此偈談「嗔」,因為婆羅門質問佛陀:「殺何物樂寢殺何物不悲殺害何一法?
「殺」字在此,是滅除的意思,佛教常用「殺賊」來比喻滅除煩惱,故,此問在於,滅除了何物,我們就能得到安樂,能不悲傷的渡過每個晨昏。
此經的忿,應是和生氣相關的「嗔」,巴利文的Kodhaṃ,是忿怒的意思,論書裡對「嗔」的解說,內容是比較廣的;原典,通常是針對當時的對象而言的,教義不會就廣泛的義理作延伸。
 
 
第七 婆羅門相應
第一 阿羅漢品
〔一〕第一 陀然闍仁
 
《雜阿含1158經》,《別譯雜阿含81經》,S.11.21.
〔一〕第一 陀然闍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王舍城竹林栗鼠養餌所。
時,舍衛國中婆肆吒婆羅門女,信佛、法、僧,歸佛、歸法、歸比丘僧,於佛、法、僧已離狐疑,於苦、{}[]、盡、道亦離疑惑,見諦得果,得無間慧,其夫是婆羅豆婆遮種姓婆羅門,每至左右所為作時,有小得失,即稱南無佛,向如來所住方面,隨方合掌,三說是言:
  「南無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身純金色、圓光一尋、方身圓滿如尼拘律樹、善說妙法、牟尼之尊、仙人上首,是我大師!」
二 其時,有婆羅墮婆闍姓之婆羅門妻,名陀然闍仁,信樂佛、法、僧。
時,陀然闍仁,將近於運食與婆羅墮婆闍姓之婆羅門,發三次之歡喜語:「歸命彼世尊、應供、正等覺者……乃至……歸命彼世尊、應供、正等覺者。」
時,夫婆羅門聞之,瞋恚不喜,語其婦言:
  「為鬼著耶?無有此義,捨諸三明大德婆羅門,而稱歎彼禿頭沙門:黑闇之分,世所不稱,我今當往,共汝大師論議,足知勝如。」
如是言已,婆羅墮婆闍姓之婆羅門,以此謂陀然闍仁曰:「此賣女不論何時、常語彼禿頭沙門之功德。賣女!今我應論破汝師。」
婦語夫言:
  「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諸神、世人,能共世尊、如來、應、等正覺、金色之身圓光一尋、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言說微妙、仙人上首、我之大師共論議者,然,今婆羅門且往,自可知之。」
「否也!婆羅門!包含世界於天界、魔界、梵天界,包含沙門、婆羅門人天之眾中,不見得能論破我彼世尊、應供、正等覺者。然則,汝婆羅門!去!去即當自知。」
 
時,婆羅門即往詣佛[],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為殺於何等,而得安隱眠?為殺於何等,令心得無憂?為殺於何等,瞿曇所稱歎?」
時,婆羅墮婆闍之婆羅門、忿怒不喜而詣世尊處。詣已,與世尊相致問交談而坐一面。
坐一面之婆羅墮婆闍姓婆羅門,以偈言世尊曰:
殺何物樂寢 殺何物不悲 殺害何一法 瞿曇卿讚歎
爾時,世尊知婆羅門心之所念,而說偈言:
殺於瞋恨者,而得安隱眠;
殺於瞋恚者,而心得無憂。
瞋恚為毒本,能害甘種子,
能害於彼者,賢聖所稱歎,
若能害彼者,其心得無憂。
〔世尊:〕
殺忿是樂寢 殺忿無有悲
婆羅門毒根 以為最上蜜
忿怒之殺害 聖者是讚賞
如是之殺法 其殺無有悲
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佛所說,示、教、照、喜,次第說法: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說欲味著為災患,煩惱清淨,出要遠離,隨順福利清淨,分別廣說,譬如:清淨白氈,易為染色,如是,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即於座上,於四聖諦得無{}[]等,所謂:苦、集、滅、道。
如是言已,婆羅墮婆闍姓之婆羅門,以此白世尊曰:「瞿曇!是最勝。瞿曇是最勝。瞿曇!猶如令倒者起,覆者顯露,示迷者以道,如有眼者得見物形,如闇中之燈明,如是瞿曇請說種種法。我歸命世尊瞿曇、法、僧伽。我得於世尊瞿曇之處出家及具足戒!」
是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律得無所畏,即從座起,偏露右肩,合掌白佛:
  「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今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已,盡其壽命為優婆塞,證知我!」
一〇 婆羅墮婆闍姓之婆羅門,得於世尊之處出家及具足戒。
一一 得具足戒不久,尊者婆羅墮婆闍,單獨隱棲,不放逸、虔誠、精勤而住,彼正是良家之子,為成就無上梵行,由家〔出〕無家而出家,於現法得入自知自證。「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二 於此婆羅墮婆闍,成為一阿羅漢。
還歸自家,其婦優婆夷遙見夫來,見已白言:
  「已與如來、應、等正覺、純金色身、圓光一尋、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妙說之上、仙人之首、大牟尼尊為我大師共論議耶?」
 
其夫答言:
  「我未嘗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諸神、世人,有能與如來、應、等正覺、真金色身、圓光一尋、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妙說之上、諸仙之首、牟尼之尊、汝之大師共論議也,汝今與我作好法衣,我持至世尊所,出家學道。」
 
時,婦悉以鮮潔白氈,令作法衣。
  時,婆羅門持衣,往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言:
  「世尊!我今可得於世尊法中出家學道,修梵行不?」
 
佛告婆羅門:
  「汝今可得於此法律出家學道,修諸梵行。」
  即出家已,獨靜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出家學道,……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