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2014

佛陀教法──法的部類集成


佛陀教法──法的部類集成

1030402

 

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傳承經典,佛教成立經典的經歷極長,故而一直傳出以經為名的典籍,五花八門,如同法門的繁雜不一。哪一部經典才是佛陀教法的精髓呢?身為佛教徒者,往往迷失在書海叢林之中,無所適從,甚至誤信其他宗教的法門以為是佛陀的教導而不自知。

因此,了解經典傳來的原貌,極為重要,印老在這一章節中,詳細推論聖典集成的經過和部類,雖然繁雜一點,但弄清楚了,便不會誤信教法,而浪費生命在非佛所教的義理上打轉,找不到入門的途徑。

依印老的說明,最原始的編集經典是:修多羅祗夜。此二者最早被編集出來,之後接著再編集記說,這三部分是和雜阿含相當的內容。

所以,要修習教法,雜阿含》是修行的根本經典,是每位佛教徒都應該學習的教典。而根本內容只是「蘊」、「處」、「緣起」、「食」、「聖諦」、「界」、「菩提分」。

其他的本事、本生、譬喻、方廣等,都是在第二次結集才有的編集,所以,只信仰本生故事裡的菩薩道的人,要先去看看《雜阿含》的內容,再回頭來思考自己的信仰,才是比較保險的方式了。

但如果是連這些內容都不是的宗派,自己就要張大眼睛,看清楚了再信啊!人的一生很短的,一轉眼就虛擲了許多時光,總做一些對生命沒有幫助的事,是很傷的……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五章 法之施設與發展趨勢

第一節 法與結集

第二項 法的部類集成

法的結集部類,有九分教(或譯九部經)說,九分是:「修多羅」,「祇夜」,「記說」,「伽陀」,「優陀那」,「本事」,「本生」,「方廣」,「甚希有法」

又有集九分教成四『 阿含』說,四『阿含』是:『雜』,『中』,『長』,『增一』(或作『增支』)。傳說在五百結集時,就結集完成了,其實是多次結集所成的。

原來釋尊在世時,隨機說法,並沒有記錄,僅由出家弟子們記憶在心裡。為了憶持的方便,將所聽到的法,精練為簡短的文句,展轉的互相傳授學習。直到釋尊入滅,還不曾有過次第部類的編集

另外有些偈頌,容易記憶,廣泛的流傳在佛教(出家與在家)界。所以佛世的法(經),是在弟子們憶持傳誦中的。原始五百結集時,法的結集,僅是最根本的,與現存『雜阿含經』的一部分相當。四『阿含』的結集,有一古老的傳說,如『瑜伽師地論』卷八五(大正三0七七二下──七七三上)說:

「事契經者,謂四阿笈摩。……即彼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是故說名雜阿笈摩」。「即彼相應教,復以餘相處中而說,是故說名中阿笈摩。即彼相應教,更以餘相廣長而說,是故說名長阿笈摩。即彼相應教,更以一二三等漸增分(支)數道理而說,是故說名增一阿笈摩」。「如是四種,師弟展轉傳來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四阿笈摩──是名事契經」

阿含Ᾱgama,或譯作阿笈摩,是「傳來」的意思。依『瑜伽論』,師弟間傳來的經法,是「事相應教」;將事相應教結集起來,就是『雜阿含經』(或譯「相應阿含」)。

而『中』、『長』、『增一』或『增支』──三阿含,實質還是「事相應教」,不過文段的長短、編集的方式不同。這是確認「事相應教」為法(釋尊所說)的根本。什麼是「事相應教」?『瑜伽論』說 :「諸佛語言,九事所攝」。

九事是:「五取蘊」、「十二處」、「十二緣起緣生」、「四食」、「四聖諦」、「無量界」、「佛及弟子」、「菩提分法」、「八眾」。

『瑜伽論』「攝事分」與『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所說,也大致相合。依『瑜伽論』「事契經」的「摩呾理迦」(本母),知道九事中的「佛及弟子」、「八眾」,還不是「事相應教」的根本,根本只是「蘊」、「處」、「緣起」、「食」、「聖諦」、「界」、「菩提分」。在漢譯『雜阿含經』中 ,凡二十一卷(缺了二卷,應有二十三卷)。

比對『銅鍱部』Tāmraśāīya的『相應部』,就是「相應」、「相應」、「相應」、「因緣相應」、「相應」、「念住相應」、「 正勤相應」、「神足相應」、「相應」、「相應」、「覺支相應」、「道支相應」、「入出息相應」、「預流相應」、「相應」──十五相應。

原始結集,是以事類相從(相應)而分類,所以名為「事相應教」。「事相應」的文體,精練簡短,當時稱為「修多羅sūtra。一直到後代,「修多羅相應」,還是「佛語具三相」的第一相。修多羅相應教集成(審定、編次)後,為了便於憶誦,「錄十經為一偈」,就是世俗偈頌而不礙佛法的「祇夜geya。「修多羅」與「祇夜」,就是王舍城原始結集的經法。

離原始結集不太久的時間,稱為「記說」或「記別」vyākaraṇa的經法,又被結集出來 「記說」的體裁,是「問答」與「分別」。『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著重於問答體,如(大 正二七六五九下──六六0上)說:

記說云何?謂諸經中,諸弟子問,如來記說;或如來問,弟子記說;或弟子問,弟子記 說。化諸天等,問記亦然。若諸經中四種問記,若記所證所生處等」。

「記說」,是明顯決了的說明。依『大毘婆沙論』,凡有三類:如來記說,弟子記說,諸天記說。諸天記說,是偈頌(又編入部分偈頌),與『雜阿含經』的『八眾誦』,『相應部』的『 有偈品』相當。因為是偈頌,所以也稱為「祇夜」。弟子記說與如來記說,就是「九事」中的「 佛及弟子」(也稱為如來所說、弟子所說)。

弟子所說,是弟子與弟子間的分別問答,或弟子為信眾說。如來所說,不專為出家解脫者說,重在普化人間。這二部分,都編入『雜阿含經』(或『相應部』)。

「記說」的內容極廣,或自記說,或為他記說。甚深的證得;未來業報生處,未來佛的記說,都是「對於深秘的事理,所作明顯決了」的說明。「修多羅」、「祇夜」、「記說」,這三部分的綜合,與現存的『雜阿含經』(或名『相應部』)相當,為一切經法的根本。我在『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中,對『雜阿含經』的內容,曾有過精密的分析考察。

與「記說」同時,已有偈頌的編集。以偈頌說法的,稱為「伽陀gāthā。有感而發的感興偈,名為「優陀那udāna。這二類,僅有少分被編入「事相應教」。

從修多羅到優陀那,共五分教,成立比較早,主要是約文體的不同而分部的。到了七百結集前夕(佛滅百年內),佛教界已有更多的經法結集出來,主要的有四部:

、「本事ityuktaka,itivṛttaka 這是「自昔展轉傳來,不顯說人、談所、說事」的。為什麼說?為什麼事說?在那裡說?三者都不明白,所以這是「無本起」的一類。佛教界傳述得不同,或是古代的事情,如『大毘婆沙論 』說。或是以增一法編次,長行以後又有重頌(後代以為是「祇夜」),如『本事經』。內容 雖不同,而都是「不顯說人、談所、說事」的。

、「本生」jātaka:主要為釋尊過去生中的事跡。釋尊在說到當前的人事時,說到了過去的某人某事,然後歸結的說:過去的某人,就是我。這樣的本生,也可通於佛弟子,但重在釋尊的前生。

、「未曾有法」adbhuta-dharma:這是讚述三寶的希有功德。如如來的四未曾有法,諸未曾有法,僧伽如大海的八未曾有法。佛弟子中,如阿難的四未曾有法,諸未曾有法;薄拘羅Bakkula的未曾有法;郁伽Ugra 長者的八未曾有法;手Hastaka長者的八未曾有法;難陀母Nandamātṛ的七未曾有法。後來,被用作神通、奇事的意思。

四、「方廣」vaipulya:本來,「記說」為「分別」與「問答」體,顯了而明確的,記說深秘的事理。「方廣」的體裁與性質,可說與「記說」大致相同。但到那個時候,「廣分別」與「廣問答」,文段廣長而義理深遠的經法,取得了「方廣」的新名目,成為又一分教。在佛法的開展中,這是最極重要的部分!

四阿含經,為一切部派所公認,極可能是七百結集時所完成的。那時,修多羅等九分教,都已有了,所以有集九分教為四阿含的傳說。「修多羅」、「祇夜」、「記說」──三部,早已集成『雜阿含』。以此原始的相應修多羅為本,再編入其他的各分教,分別編成『中』、『長』、『增一』──三部,成為四部阿含。以『雜阿含經』──「一切事相應契經」為本的意義,如「四大廣說」所說。

當時,各方面提供的經法極多,有的說是「從佛」聽來的;有的說是從「眾僧」聽來的;有的說是從「多比丘」聽來的;有的說是從「一比丘」聽來的。從不同傳說而來的經法,要大眾共同來審核,不能輕率的採用或否認。

審核的方法,是「依經、依律、依法」,就是「修多羅相應,不越毘尼,不違法相」的三大原則。依『長部』,只是「與修多羅相應,與毘尼相合」。

這是以原始結集的經、律為準繩,來審核判決傳來的教法。「四大廣說」,在上座部Sthavira系的「摩得勒伽」(本母)中,是附於「七百結集」以後的,可論斷為七百結集時的結集方針

四部阿含」,代表部派未分以前的原始佛教,但現存的「四部阿含」,都已染上了部派佛教的色彩。在部派分化形成時,或是風格相同,思想相近,或是同一地區,內部都有教法傳出,經一部分僧伽所共同審定,而編入「阿含經」中。

如漢譯的『雜阿含經』、『中阿含經』,是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in的誦本。說一切有部的特殊教義,都可以從這二部中發見。

而赤銅鍱部所傳的,與之相當的『相應部』、『中部』,就缺少符合說一切有部義的契經(當然,赤銅鍱部也有增多的)。這說明了部派的分立,也就是四阿含誦本內容的增損。雖然,說有了增損,但這是展轉傳來,代表多數人的意見,而不是憑個人臆造的。十八部派的分化完成,約在西元前一00年前後。

部派分立了,經典還是不斷的流傳出來。如「本生」、「譬喻」apadāna、「因緣」( nidāna)、「論議」upadeśa,雖在七百結集以前就有了,但以後還不斷的傳出,所以有的部派,將九分教擴大組合為十二分教──加上「譬喻」、「因緣」、「論議」。

「一切事相應教」,是四部阿含的根本。分別的編集為四部,這四部有什麼不同的意趣?覺音Buddhaghoșa著有「四部」的注釋,從注釋的書名,可以發見「四部阿含」的特色。四部注釋是:長部注:Suman%galavilāsinī(吉祥悅意)中部注:Papan~ca-sūdanī(破斥猶豫)增支部注:Manoratha-pūraṇī(滿足希求)相應部注:Sāratthapakāsinī(顯揚真義)

龍樹Nāgārjuna有「四悉檀」說,如『大智度論』卷一(大正二五五九中)說:

有四種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者,對治悉檀;四者,第一義悉檀。四悉檀中,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實,無相違背」

「悉檀」,梵語siddhānta,譯義為成就,宗,理。四種悉檀,是四種宗旨,四種理趣。四悉檀可以「總攝一切十二部經(有的部派,作九分教),八萬四千法藏」。龍樹以四悉檀判攝一切佛法,到底根據什麼?說破了,這是依於「四阿含」的四大宗趣。以四悉檀與覺音的四論相對比,就可以明白出來。如

一、「吉祥悅意」,是『長阿含』、「世界悉檀」。『長阿含』中的『闍尼沙經』、『大典尊經』、『大會經』、『帝釋所問經』、『阿吒曩胝經』等,是通俗的適應天神(印度神教)信仰的佛法。思想上,『長阿含』破斥了新興的六師外道;而在信仰上,融 攝了印度民間固有的神教。諸天大集,降伏惡魔;如『阿吒曩胝經』,就被看作有「守護」的德用。

二、「破斥猶豫」,是『中阿含』、「對治悉檀」。『中阿含』的分別抉擇法義,「淨除二 十一種結」等,正是對治猶疑法門。又如「淫欲不障道」、「心識常住」等邪見,明確的予以破斥,才能斷邪疑而起正信。

三、「滿足希求」,是『增一(或作「增支」)阿含』、「各各為人悉檀」。適應不同的根性,使人生善植福,這是一般教化,滿足一般的希求。

四、「顯揚真義」,是『雜阿含經』、「第一義悉檀」

龍樹的四悉檀,覺音的四論,完全相合,這一定有古老的傳承為依據的。還有,『薩婆多毘尼毘婆沙』說:

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為利根眾生說諸深義,名中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說種種禪法,是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破諸外道,是長阿含」。

這一「四阿含」的分別,與覺音、龍樹所說,大體相合,這是說一切有部的傳說。說一切有部重視『中阿含經』的分別法義,所以說是學問者所習的深義。坐禪人深觀法相,更親切的體現深法(佛世,著重於此),所以說『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與顯了第一義的意趣,也並無不合。

從此三說去觀察,「四部阿含」的宗趣,是明白可見的。「四部阿含」的根本,是『雜阿含經』,依此四大宗趣去觀察時,應該是:「相應修多羅」是「顯了真義」;「八眾」(諸天記說祇夜)是「吉祥悅意」;「弟子所說」是「破斥猶豫」;「如來所說」是「滿足希求」。佛法的四大宗趣,成立非常早;四部阿含就是依此而分別集成的。對此四大宗趣,如能明確了解,權實分明,那末「佛法皆是實,不相違背」。否則,以方便為真實,顛倒曲解,就難免要迷失佛法宗本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