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2014

佛陀教法──長阿含經



佛陀教法──長阿含經

1030402


長阿含經》裡有幾個重點,須要非常清楚分辨的,例如:神通、化身、世界的起源問題、咒語使用、佛梵不分、歌樂等等,都是佛在世時所不許的事。

但依著佛陀滅度後,種種的方便,便都應眾生的須求而編入經典中了。我們在讀經時,如果沒有這樣的敏感度,以為,這些都是佛陀所允許的,那就不免迷惑,為何有的經可以,又有的經不允許了;如:十四無紀,就是最經典,佛陀不回答的問題。

現世咒語的使用,太普遍,說咒語不是佛陀允許的,可能沒有人願意相信;還有化身的應用,若說不是佛陀的思想,怕也是會受到白眼的了。

因此,我們研讀經典的目的,便是幫助自己弄清楚,什麼才是佛陀的主張,哪些是隨著時代演進,而增加進來的,如此而已,不要錯信了,白白浪費自己的精力和寶貴生命。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五章 法之施設與發展趨勢

第二節 中、長、增一的不同適應

第二項 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長部』)是破斥外道的,但重在適應印度的神教要求,而表彰佛的超越、崇高、偉大。佛弟子信佛敬佛尊崇佛,是當然的。在『中部』中,或說如來是等正覺者(法是善說,僧伽是正行者),是從知見清淨,離貪寂靜中理解出來。或見如來四眾弟子的梵行成滿,而表示對三寶的尊敬。波斯匿王Prasenajit見眾弟子的終身修行梵行;比丘們和合無諍,身心喜悅健康;肅靜的聽法,沒有弟子而敢駁難世尊的;即使還俗,也只有責怪自己;尊敬如來,勝過了對於國王的尊敬。從弟子們的言行中,理解到佛是真正的等正覺者:這是讚佛的最佳範例!或有見佛的相好具足,而對佛表示敬意。這一類的讚歎,是依佛法的特質而讚歎的。

但在『長阿含經』中,讚佛的方式,是適應世俗的。如佛的弟子善宿Sunakṣvatra,認為佛沒有現神通,沒有說明世界的起源,不能滿足他的宗教要求。在一向流行神教的印度,因此而不能信佛,應該是有這種人的。

佛法的特色,就是不用神通神變,記心神變(知人心中的想念),而以「教誡神變」化眾生,這正是佛的偉大!但世俗的神教信仰者,不能接受,於是佛法有了新的方便來適應他們。

一、以「記說」來表示神通:「記說」未來事,就是預言。如預記裸形者伽羅樓Kaḷārāmaṭṭaka的犯戒而死;裸形者究羅帝Korakșata,七天以後,會腹脹而死,生在起屍鬼中。婆羅門波梨子Pathikaputra,自己說有神通,預言他不敢來見佛。釋尊預記華氏城Pāṭaliputra未來的繁榮;預記彌勒Maitreya的當來成佛。如記說過去事,那就是『長部』(一九)『大典尊經』,(一七)『大善見王經』,(一四)『大本經』,( 二七)『起世因本經』等。

二、以神境通來表示神通:或在虛空中往來;或「右手接散陀那 Sandhāna 居士置掌中,乘虛而歸」;或以神力渡過恆河Gan%gā;或使「因陀羅窟自然廣博,無所障礙」,能容納無數天人;或使腳俱多河Krakușāṭha的濁水,變為清淨;佛涅槃後,伸出雙足,讓大迦葉Mahākāśyapa禮足。在『長部』中,神通的事很多,梵天Mahābrahman也現神通。「沙門婆羅門以無數方便現無量神足,皆由四神足起」,四神足是依定而發神通的修法

神通原是印度一般所信仰的,『長部』的重視神通,引發了兩項重要的 信仰。

一、「神通延壽」:如『長阿含經』卷二『遊行經』(大正一一五中)說: 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餘」。修四神足的,能延長壽命到一劫,或一劫以上,所以阿羅漢入邊際定的,能延長壽命。後來的四大聲聞、十六阿羅漢,長住世間的傳說,由此而流傳起來(也可以與修定的長生不老說相結合)。修四神足是可以住壽一劫以上的,啟發了佛壽不止八十歲的信仰。

二、「普入八眾」: 如『長阿含經』卷三『遊行經』(大正一一六中)說:

佛告阿難:世有八眾。何謂八?一曰剎利眾,二曰婆羅門眾,三曰居士眾,四曰沙門眾,五曰四天王眾,六曰忉利天眾,七曰魔眾,八曰梵天眾」。「我自憶念,昔者往來,與剎利眾坐起言語,不可稱數。以精進定力,在所能現。彼有好色,我色勝彼。彼有妙聲,我聲勝彼。彼辭我退,我不辭彼。彼所能說,我亦能說;彼所不能,我亦能說。阿難!我廣為說法,示教利喜已,即於彼沒,彼不知我是天是人。如是 至梵天眾,往反無數,廣為說法,而莫知我誰」。

「八眾」──人四眾、天四眾,源出『雜阿含經』的『八眾誦』。人中,婆羅門教說四姓階級,佛法不承認首陀羅śūdra為賤民,以沒有私蓄的出家者──沙門śramaṇa來替代。天四眾是:梵、魔māra、三十三天、四大王眾天,四王天統攝八部鬼神。八眾,統括了人與神的一切。

依經說,佛不知多少次的到八眾中去,就是「現種種身」,而所現的身,都比一般的要高明。與他們坐起言談,就是「說種種法」,當然比他們說得更高妙。這樣的往來談論,他們竟不知道是誰。

佛的神通變現,不但可以變現為種種天身、人身,而也暗示了一項意見:在剎利、婆羅門、居士──在家人中,沙門──通於佛教及外道的出家人中,梵天、魔天、帝釋、四大 天王、龍、夜叉等鬼神中,都可能有佛的化身在內,當然我們並不知道有沒有。化身,原是印度神教的一種信仰,在佛法中漸漸流行,將在大乘佛法中興盛起來。

世界的起源,是神教──婆羅門教及東方沙門團的重要論題,但這是佛所不加說明的── 無記」avyakṛta。世界的來源,個體生命的來源,還有未來的歸宿,『雜阿含經』總合這 些問題為「十四無記」。在著重身心修證的,於佛法有所悟入的,這些當然沒有戲論的必要。

但在一般神教者,及重於仰信的佛教者,是不能滿足的,如善宿及鬘童子Mālun%kyāputra,就是這類的人。關於世界起源,『波梨經』舉出了印度的古代傳說:梵(自在)天創造說;耽著戲樂(或譯「戲忘」)說,意亂(或譯「意憤」)說,無因緣說。過去起源,未來歸宿,印度的宗教家,唯物論的順世派Lokāyata,提出各式各樣的見解。將這些異說條理而組織起來的,有『中部』(一0二)『五三經』。

關於未來的,是「死後有想」、「死後無想」、「死後非想 非非想」、「死後斷滅」、「現法涅槃」等五大類。過去的,是「常無常」等四句,「邊無邊」 等四句,「一想異想」四句,「有苦有樂」四句(這部經,說一切有部應該是屬於『長阿含經』的)。

『長部』的(一)『梵網經』與(二九)『清淨經』,也條理而敘述了這些異見。其中,關於過去的「常無常」論,「邊無邊」論,「無因緣」論,都解說為出於禪定的經驗或推理。禪定中見到某一境界,而就此論斷為「常無常」等。這可說事出有因,只是論斷的錯誤。解說他而又破斥他,顯出了佛的崇高偉大!

關於起源,還有『長部』(二七)『起世因本經』,『長阿 含經』譯名『小緣經』。對於這一世界的初成,以及社會發展過程,有所說明。這主要是說明剎帝利種姓,是比婆羅門種姓更早的。

常童子Sanatkumāra──梵天說:「人類種姓中,剎帝利殊勝;明行具足者,人天中最勝」。這一頌,本出於「八眾誦」的「梵天相應」,代表東方的觀念,王族(政治)勝過了婆羅門(宗教)。佛法是種姓平等論的,但對婆羅門自以為高貴的 妄執,就以社會發展說,剎帝利早於婆羅門的見解來否定他。『長部』(三)『阿摩晝經』,也採用同一論法,並說明釋迦族的來源。

後來,綜合『起世因本經』、『阿摩晝經』的所說,而更擴大的結集出來,就是『長阿含經』末後的『世記經』。

『長部』是以婆羅門(沙門)──印度宗教為對象,佛法透過天神的信仰而表示出來。印度傳統的宗教,重行儀是祭祀的,重理智是解脫的宗教。婆羅門的犧牲祭,佛法從來就不表贊同。

在『長部』中,從祭祀的神教,而引導到人生道德的宗教。如(三一)『教授尸伽羅越經』中,善生Singālaka奉行父祖傳來的禮拜六方。佛教他,離十四種罪惡,然後禮拜六方,六方是: 東方父母,南方師長,西方妻子,北方朋友,下方傭僕,上方婆羅門、沙門(宗教師)。人與父母、師長等,各有相互應盡的義務(中國稱為「敦倫盡分」);盡人倫應盡的義務(也可說責任 ),才能得生天的果報。

又(五)『究羅檀頭經』,對重視祭祀的婆羅門,教他不要殺傷牛羊,也不可為了祭祀而加重僕役的勞作,只要用酥、油等來祭祀。這樣,「少煩雜,少傷害,比之犧牲祭,功德更多」。還有比這更好的祭祀,那是時常供養祖先,供養僧眾,三歸、五戒。

不否定神教的名目,卻改變他的內容,佛是溫和的革新者。重智的宗教,引出世間起源,死後情形,涅槃等問題。條理而列舉異見,批評或加以融攝,引上佛法的真解脫道。著重於適應印度的神教,所以『長部』與天神的關係,非常密切。

如(一六)『大般涅槃經』,佛將涅槃時,娑羅林四周十二由旬內,充滿了大力諸天」。(一八)『闍尼沙經』,(一九)『大典尊經』,都說到三十三天,四天王集會,大梵天來,示現種種的變化,而這都是天神傳說出來的。(二一)『帝釋所問經』,帝釋與五髻Pañcaśikha來見佛。『雜阿含經』『八眾誦』,有四位淨居天來讚佛的短篇,『長部』擴編而成鬼神大集會的(二0)『大會經』。(三二)『阿吒曩胝經』,是毘沙門Vaiśravaṇa天王,為了降伏惡神,說護持佛弟子的護咒。天神的禮佛、讚佛、護持佛弟子,『八眾誦』已經如此了,但『長部』著重到這方面,無意中增加了過去所沒有的內容。

『長部』所有的獨到內容,可以略舉四點

一、佛法的出家眾,是禁欲的;在家人受了八關齋戒,也要離淫欲,不許歌舞與觀聽歌舞。佛對遮羅周羅那羅Talapuṭa Naṭa聚落主說:「 歌舞戲笑作種種伎」,能引起人的貪瞋癡縛,不是生天的善業。原始佛教是「非樂」(與墨子 的意境相近)的,推重樸質無華的生活。

但『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中,末羅Malla 族人以「舞踊、歌謠、奏樂……」等,供養釋尊的遺體。『長部』(二一)『帝釋所問經』, 帝釋的樂神五髻,彈琉璃琴,作歌來娛樂世尊。五髻所唱的歌,是綜合了男女的戀愛,三寶的敬愛;以男女間的戀愛,來比擬對三寶的敬愛。

五髻曾見到犍闥婆gandharva王耽迷樓Stumburu 的女兒──跋陀Bhadda,一見鍾情,念念不忘。五髻將自己對跋陀的愛念。對三寶的敬愛,結合而作出這首歌。這樣的歌曲,竟然得到了佛的讚美!嚴肅的,樸實無華的佛法,漸漸的引入了世俗的歡樂氣氛。

二、出家人住在阿蘭若處,如知見不正確,意念不清淨,修行沒有方便,都會引起妄想、幻覺;或犯下重大的過失;或見神見鬼,弄到失心發狂;或身心引發種種疾病,如『治禪病秘要法』所說那樣。

『長部』(三二)『阿吒曩胝經』,毘沙門天王,因為比丘們修行時,受到邪惡鬼神的嬈亂,所以說阿吒曩胝Ᾱṭānaṭāiya的護經rakkha。護經是列舉護法的大力鬼神,如修行人誦習這部護經,就能鎮伏邪惡的鬼神,而得到了平安。這是印度舊有的,他力與咒術的引入佛法。

『長阿含經』是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誦本;法藏部立「禁咒藏」,是重咒術的部派。『長部』的『大會經』,只是列舉敬信三寶的鬼神名字,而『長阿含經』的『大會經』,就作「結咒曰」。因為誦念護法鬼神的名字,會得到善神的 護持,與誦咒的作用一樣。

三、婆羅門,或譯梵志,原語作Brāhmaṇa,是四種姓之一。婆羅門是印度的祭師族,有晚年住到森林中,或遊行各處的,又被稱為沙門。但在釋尊時代,婆羅門是傳統宗教的婆羅門,沙門是東方新興的各沙門團。釋尊及出家的佛弟子,也是沙門,但與外道沙門不同;也不妨稱為婆羅門,但不是以種姓為標準的婆羅門。可以說,釋尊(阿羅漢們)才是真正的沙門,真正的婆羅門。所以經上說「沙門」、「沙門義」,「婆羅門法」、「婆羅門義」,都是依佛而說的。

『雜阿含經』『八眾誦』,諸天每稱佛為婆羅門,如讚佛說:「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此外,在『梵書』、『奧義書』中,人格神brahman,是世界的創造者,人類之父,一般譯為「梵天」。而作為萬有實體的brahman,一般譯作「梵」。其實是同一名詞,只是作為宗教的神,宗教哲學的理體,有些不同而已。佛的出世說法,是否定婆羅門教的神學──『奧義書』的梵,而在適應一般信仰中,容忍梵天的存在,不過這是生死眾生,請佛說法者,護持佛法的神。但在『長部』中,流露了不同的意義,如(二七) 『起世因本經』(南傳八一0三)說:

 「法身與梵身,法體與梵體,此是如來名號」。

同本異譯的『長阿含經』『小緣經』說:「大梵名者,即如來號」。『中阿含經』『婆羅婆堂經』說:「彼梵天者,是說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梵是如來,冷是如來,無煩無熱、不離如者是如來」。梵天就是如來,多少有點梵(神)佛的語意不明。

就以『長部』的文句來說,法身與梵身,法體與梵體,都是如來的名號,這至少表示了,「法」與「梵」是同義詞。梵,是『奧義書』所說的萬有本體;解脫是小我的契合於梵。法,是釋尊用來表示佛所證覺的內容,證悟是 「知法入法」。佛教所覺證的「法」,難道就是婆羅門教所證入的「梵」嗎?「梵」與「法」, 作為同義詞用的,還有『長部』(一)『梵網經』末所說:此經名「梵網」、「法網」。『長阿含經』譯作「梵動」、「法動」。又如「轉法輪」,是佛法中特有的術語,而又可以稱為「轉梵輪」。「梵輪」的名稱,是與「十力」、「四無所畏」有關的,表彰佛的超越與偉大。推崇佛的崇高,為什麼要稱「法輪」為「梵輪」?那應該是為了適應婆羅門文化。「法」與「梵」 作為同一意義來使用,當然是為了攝化婆羅門而施設的方便。但作為同一內容,佛法與婆羅門神學的實質差別性,將會迷糊起來!還有,『長部』(二六)『轉輪聖王師子吼經』(南傳八七三、 [P270] 九四)說:

 「自洲,自歸依,勿他歸依!法洲,法歸依,勿他歸依」!

『長部』的『大般涅槃經』也這樣說。自歸依的「自」,巴利語作attan,梵語作ātman,就是「我」。雖然,「自依止」可以解說為,依自己的精進修行。但在『奧義書』中,ātama ──我,是與梵同體,而被作為生命實體的。自依止與法依止,不正是「我」與「法」,也可作 為同義詞嗎?如將法身與梵身,法體與梵體,法網與梵網,法輪與梵輪,我依止與法依止,梵是如來,綜合起來看,佛法與梵我合化的傾向,當時已經存在,而被集入『長阿含』中;這對佛法的理論體系,將有難以估計的不良影響

、上面說過的普入八眾,說明了佛現人天種種身,暗示了種種人天中,都有佛化現的可能。在家與出家,佛與鬼神,佛與魔,都變得迷離莫辨了。

總之,到了七百結集時代,部分傾向於適化婆羅門的經典,主要編入『長部』中。雖然是破斥外道的,但一般人會由於天神、護咒、歌樂,而感到「吉祥悅意」。如不能確認為「世間悉檀」── 適應神教世間的方便說,那末神化的陰影,不免要在佛法中擴大起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