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2014

佛陀教法──信

佛陀教法──
1030402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第五章 法之施設與發展趨勢
第三節 信心與戒行的施設
第二項 信在佛法中的意義
「信」śraddhā,在「佛法」──根本佛法中,是沒有重要性的因為傳統的,神的教說,才要求人對他的信仰。釋尊從自覺而得解脫,應機說法,是誘發、引導,使聽者也能有所覺悟,得到解脫,這是證知而不是信仰。所以佛說修持的聖道,如八正道,七菩提分,四念住,四神足,四正斷,都沒有信的地位;一向是以「戒、定、慧」為道體的。如舍利弗Śāriputra見到了馬勝Aśvajit比丘,聽他所說的「因緣偈」,就有所悟入,這裡面是用不著信的。這一意義,表示得最明確的,如『雜阿含經』卷二一(大正二‧一五二下)說:
尼犍若提子語質多羅長者言:汝信沙門瞿曇得無覺無觀三昧耶?質多羅長者答言:我不以信故來也。……質多羅長者語尼犍若提子:我已……常住此三昧,有如是智,何用信世尊為?」
質多羅Citra長者不是信仰瞿曇Gautama沙門──釋尊有「無覺無觀三昧」(即「無尋無伺三摩提」),而是自己證知了無覺無觀三昧,能夠常住在這樣的三昧中。對長者來說,這不是信仰,信仰是沒有用的。這充分表示了佛法的特性
佛法重自證而不重信仰,但在佛法廣大的傳揚起來,出家弟子多了,也得到了國王、長者們的護持。那時的宗教界、社會大眾,希求解脫,或希求現生與來生的福樂,饑渴似的仰望著釋尊,希望從釋尊而有所滿足。這種對佛的敬仰、愛樂心,與一般宗教的信心,是有共同性的。「信 」終於成為道品的內容,在精進、念、定、慧之上,加「信」而名為「五根」、「五力」。起先,這是對佛的信心,如說:
 「聖弟子於如來所,起信心,根本堅固,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諸世間法所不能壞,是名信根」。 「若聖弟子於如來(發)菩提心所得淨信心,是名信根」。
信,是對如來生起的淨信心,確信是「應供、等正覺、……天人師、佛、世尊」。優婆塞的 「信具足」,也是「於如來所正信為本」。信佛,進而信佛所說的法,如『相應部』「根相應 」(南傳一六下‧五二)說:
若聖弟子,於如來一向信是如來,於如來之教說無疑」。
由信佛、信佛所說法,進一步而尊重恭敬僧伽。信佛、法、僧的三歸依,應該是與僧制的 成立相關的。經中有但說歸依佛的,如:
「我是尼俱陀梵志,今者自歸,禮世尊足」。「梵志從座起,……向佛所住處,合掌讚歎:南無南無佛、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
『五分律』說到
「諸比丘一語授戒言:汝歸依佛。又有比丘二語授戒言:汝歸依佛、歸依法。又有比丘三語授戒言:汝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這些記錄,各部律雖並不一致,但從歸依佛,歸依佛、法,進而歸依佛、法、僧,初期佛教的進展過程,是應該可以採信的。
歸依三寶,是對佛、法、僧的信(願)心。佛教應用「信」為修持方法,憶念而不忘失,稱為「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簡稱「念佛」、「念法」、「念僧」。信念三寶不忘,到達「信」的不壞不動,名為「佛證淨」、「法證淨」、「僧證淨」。念佛、法、僧,是這樣的:
 「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佛,謂此世尊是:如來、阿羅漢、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正法,謂佛正法:善說、現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 內證」。
「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於僧,謂佛弟子:具足妙行、質直行、如理行、法隨法行、和敬 行、隨法行。於此僧中,有……四雙八隻補特伽羅。佛弟子眾,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 、解脫具足、解脫智見具足。應請、應屈、應恭敬、無上福田,世所應供」。
佛、法、僧證淨,就是依此隨念而得不壞的淨信。起先,只是歸依三寶,三隨念,三證淨─ ─「三種穌息處」。「隨念」與「證淨」,有相同的關係,如三隨念加戒,成四念,或作四證 淨。
三法(證淨)成就,還是四法(證淨)成就?佛弟子間曾有過異議,但決定為:「於佛不 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所愛)戒成就」。多數經文,只說「聖所愛戒成就」,沒有說「聖戒證淨」。如『法蘊論』與『集異門論』,解說四證淨,也只說「聖所愛戒成就」,而沒有解說「證淨」,如佛、法、僧證淨那樣。所以,三證淨是信心的不壞不動,而聖所愛戒是佛弟子所有的淨戒。但到後來,佛、法、僧、戒,都稱之為證淨,也就是從隨念戒而得證淨了。
「信」有一般宗教的信仰意味,也就有類似一般宗教的作用。在這方面,「隨念」與「證淨 」,大致是相通的,現在也就總合來說。
為什麼要修「三隨念」、「四證淨」?
一、對於病者, 主要是在家患病者的教導法,使病者依「隨念」、「證淨」而不致陷於憂苦,因為死了會生天的。
二、在曠野,在樹下、空舍,「有諸恐怖心驚毛豎」,可依三隨念而除去恐怖。
三、聽說佛要離去了,見不到佛了,心裡惆悵不安,也可以念佛、法、僧。依念佛,念佛、法、僧,四證淨,而不會憂苦恐怖不安,經中曾舉一比喻,如『雜阿含經』卷三五(大正二‧二五四下──二五五 上)說:
天帝釋告諸天眾:汝等與阿須倫共鬥戰之時,生恐怖者,當念我幢,名摧伏幢。念彼幢時,恐怖得除。……如是諸商人:汝等於曠野中有恐怖者,當念如來事、法事、僧事」。
這是從印度宗教神話而來的比喻。世間上,確有這一類的作用,如軍隊望見了主將的軍旗,會勇敢作戰。如軍旗倒下(或拔去)而看不到了,就會驚慌而崩潰下來。念佛,念佛、法、僧,會感覺威德無比的力量,支持自己。一般宗教的神力加被,就是這樣。所以信的應用於修行,意味著「自力不由他」的智證的佛法,一部分向他力的方向轉化。
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in的正義,「四證淨」是證智相應的。『集異門論』說:「諸 預流者,成就此四」,所以是無漏的。然在『雜阿含經』、『相應部』中,稱此四為「四天道 」;是「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依文義來說,不一定是無漏的。由於一部分人傳說為無漏的,所以『瑜伽論』解說天道為「第一義清淨諸天」。如依經文,顯然是通於有漏的,如『雜阿含經』卷三0(大正二‧二一七下──二一八上)說:
「若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成就,而不上求,……心不得定者,是聖弟子名為放逸。於法、 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亦如是說。如是難提!若聖弟子,成就於佛不壞淨,其心不起知足 想,……若聖弟子心定者,名不放逸。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亦如是說」
經說分為二類:如成就這四者,不再進求,「心不得定,諸法不顯現」,那是放逸者。如能更精進的修行,「心得定;心得定故,諸法顯現」,就是不放逸者。這可見,成就這四者,還是沒有得定,沒有發慧的。不過進一層的修習,可以達到得定發慧,就是無漏的預流(或以上)果。放逸的一類,這四者是成就的,但決不是無漏的。又如『雜阿含經』卷四一(大正二‧二九八下) 說:
有四須陀洹分。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須陀洹分」。
這四法是須陀洹──預流分,是趣入預流的支分、條件,並不等於預流果。與經說「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是須陀洹支分一樣(23)。『相應部』「預流相應」(南傳一 六下‧二八六──二八八)說:
若聖弟子,於五怖畏怨讎止息;四預流支成就;以慧善觀善通達聖理,能自記說:我於地獄滅盡,畜生滅盡,餓鬼趣滅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趣向三菩提」
成就這四者,可能會放逸停頓下來;要以慧通達聖理,能進而得定發慧,才能得預流果。不過成就了這四者,不但於三寶得堅固不壞的信心,又成就聖戒,所以不會再墮三惡道,一定能得預流果。原始佛教為一般人說法,修四不壞淨,可免除墮落惡道的恐怖,一定往生天上,能成就聖果(與大乘佛法,以念佛法門,往生淨土,決定不退無上菩提,意趣相同);並非說得了四預流支,就是預流果了。後代解說為與證智相應的淨信,稱為「證淨」avetya-prasāda,應該不是原始佛教的本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0三(大正二七‧五三四下)說:
脅尊者曰:此應名不壞淨。言不壞者,不為不信及諸惡戒所破壞故。淨謂清淨,信是心之清淨相故,戒是大種清淨相故」
  脅Pārśva尊者是禪師、經師,好簡略而不作不必要的推求。依他說:這不是「證淨」 而是「不壞淨」。「不壞淨」梵語為abhedya-prasāda,與「證淨」的語音相近。依「不壞淨」說,只是信心的堅固不壞,與「信根」的定義相合,也與「信根」的地位(至少是內凡位)相當。在部派佛教中,信根的意義,也是有異說的。如「分別論者執信等五根唯是無漏」,而說一切有系是通於有漏的。
約「信」心所而論,部派間也意見不一。如說一切有部、赤銅鍱部Tāmraśāṭīya ,以為信是善心所。『成實論』以為:信是通於三性的;「是不善信,亦是淨相」。 因迷信而引起內心的寧定、澄淨,在宗教界是普遍的事實;但由於從錯謬而引起,所以迷信是不善的。
『舍利弗阿毘曇論』,立「順信」與「信」為二法:「順信」是善性的;「信」是通於三性的。在一般的「信」śraddhā以外,又別立純善的「順信」,不知原語是什麼。『法華 經』的信,是bhakti,不知是否與「順信」相同?總之,將「信」引入佛法中,由於與一般宗教的類似性,在說明上,不免引起佛教界意見的紛歧!
修學而趣入預流果的方便,經說有二類:
一、「親近善友,多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 」為四預流支,約四諦說證入,是重於智證的方便。
二、「於佛證淨,於法證淨,於僧證淨,聖(所愛)戒成就:不墮惡趣,決定向三菩提」為四預流支,是以信戒為基,引入定慧的方便;證入名得「四證淨」。
這二者,一是重慧的,是隨法行人,是利根。一是重信的,是隨信行人,是鈍根。這是適應根機不同,方便不同,如證入聖果,都是有信與智慧,而且是以智慧而悟入的。如『雜阿含經』說:
「於此六(處)法,觀察忍,名為信行。……若此諸法,增上觀察忍,名為法行」。
「若於此(五蘊)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若於此法,增上智 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
 或依信佛、法、僧說,如『雜阿含經』卷三三(大正二‧二四0上──中)說:
「聖弟子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於五法增上智慧、審諦堪忍,謂信、精 進、念、定、慧,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法行」。
「聖弟子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乃至)五法少慧、審諦堪忍,謂信、精進、念、定、慧,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信行」
原始佛教中,雖有此二流,而依「五根」來統一了信與慧;只是重信與重慧,少慧與增上慧的不同。將「信」引入佛法,攝受那些信行人,而終於要導入智慧的觀察分別忍,才符合佛法的正義。近代學者,發見「於佛證淨,於法證淨,於僧證淨,聖(所愛)戒成就:不墮惡趣,決定向三菩提」,似乎與觀四諦理而悟入不同,因而誇大的重視起來。
有的解說為:四證淨是為在家人說的。其實,四不壞淨是適合為一般在家人說的,而不是專為在家人說的。這二類,不是出家的與在家的差別,而是正常道與方便道;為少數利根與多數鈍根;為叡智與少慧的不同。信,在釋尊涅槃後,將在一般人心中更重要起來。
四證淨:於佛證淨,於法證淨,於僧證淨,聖(所愛)戒成就:不墮惡趣,決定向三菩提
四不壞淨:有四須陀洹分。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須陀洹分
這兩者,如印老所言:不是出家的與在家的差別,而是正常道與方便道;為少數利根與多數鈍根;為叡智與少慧的不同。
一般人,多以信為道源功德母,而非常重視,時時掛在口中;我倒比較平常心,慧,一向是我最重視的一環,不停的學習經教,分辨原始質樸教法學習之,以禪修親証教法的真實,只有自己走過,才有信心,這是一種不壞淨,於佛、法、僧的不壞淨信,唯有自己親證,才能有信。
印老一開始就說:「信」śraddhā,在「佛法」──根本佛法中,是沒有重要性的。因為傳統的,神的教說,才要求人對他的信仰。
這完全講到我的心裡去,「信」這件事,從小就對它沒興趣,所以,基督教是不合我的性格的,來到佛教,也不是因為它,是教義吸引我,禪修又和我很合拍,如印老言:佛說修持的聖道,如八正道,七菩提分,四念住,四神足,四正斷,都沒有信的地位;一向是以「戒、定、慧」為道體的。
對吔!!說得真是太好了!以前都沒想到過是這樣吔!只是覺得自己怪怪的,為什麼對大家一窩蜂的朝聖、對三寶敬畏多於學習,在教內禁忌尤其多,只覺得好煩,非常不合我的性格,完全沒有想到這個方向來。原來,原始佛教是不重視「信」這件事的,這就對了!如此,我再也沒有什麼覺得不順暢的地方了。讀到這一章節,真是太好了!向印老合十,這個觀念太重要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