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2014

菩薩的起源2──波羅蜜多


菩薩的起源2──波羅蜜多

1030330

第三章 本生譬喻因緣之流傳

第二節 菩薩道的形成

第三項 菩薩行──波羅蜜多

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雖各部派的分類不一致,而都是稱之為波羅蜜多(或簡譯為「波羅蜜 」)的。

波羅蜜多pāramitā,譯義為「度」,「到彼岸」。『大智度論』說:「於事成辦, 亦名到彼岸」。附注說:「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

在一般習用語言中,波羅蜜多有「究竟」、「完成」的意義。

如『中部』『不斷經』,稱讚舍利弗,於戒、 定、慧、解脫,能得自在,得究竟;得究竟就是pāramīpatta的義譯

所以,波羅蜜多是可用於果位的。這是修行所成就的,從此到彼的實踐道,也就名為波羅蜜多,是「因得果名」。這是能到達究竟的,成為菩薩行的通稱。

菩薩的波羅蜜多行,在分類方面,也是各部的意見不一,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七 八(大正二七八九二上──中)說:

如說菩薩經三劫阿僧企耶,修四波羅蜜多而得圓滿,謂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外國師說:有六波羅蜜多,謂於前四,加忍、靜慮。迦溼彌羅國諸論師言:後二波羅蜜多,即前四所攝。……復有別說六波羅蜜多,謂於前四,加聞及忍」。

迦溼彌羅論師,是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in的毘婆沙師Vibhās! ā,立四波羅蜜多──施、戒、精進、般若。

「外國師」,在名稱上看來,是迦溼彌羅以外的外國師。然依『大毘婆沙論』所見,在思想上,外國師與「西方師」,「犍陀羅Gandhāra師」,大致相近。所以外國師是泛稱古代罽賓區的佛教。外國師立六波羅蜜多──施、戒、忍、精進、 靜慮、般若。

在部派中,流行於罽賓的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佛本行集經』,梵衍那 Bāmiyān說出世部Lokottaravādin『大事』的『多佛品』,不明部派的『修行本起經』,都說到六波羅蜜多。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說:「修行滿六波羅蜜」,是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律師說。

『增壹阿含經』『序品』說:「人尊說六度無極」,傳說為大眾部 Mahās^am!ghika說。

六波羅蜜多,是多數部派所通用的,所以大乘佛法興起,也立六波羅蜜多。 另一派的六波羅蜜多說,是:施、戒、聞、忍、精進、般若。菩薩波羅蜜多行,不立禪(靜慮) 波羅蜜多,與迦溼彌羅論師相同,這是值得注意的。

銅鍱部Tāmras/āt!īya所傳:覺音Buddhaghos!a引『佛種姓』 頌,立十波羅蜜多:施、戒、出離、智慧、精進、忍、真諦、決定、慈、捨。然『小部』的『譬喻』中,『佛譬喻 』與之相當的,為六九──七二頌,似乎沒有說到智慧。文中的「無上之悟」,是波羅蜜多圓滿的果證,不屬於因行。頌中說:「行真諦加持,真諦波羅蜜滿足」。加持,即「真諦決定」──「決定」的異譯。

依此文,加持(決定)是否可以離真諦而別立呢!『所行藏 』分三段──施、戒、出離等,在出離段中,說到了出離、決定、真實、慈悲、捨──七波羅蜜。但在攝頌中,又說到忍波羅蜜,與十波羅蜜不相符合。

銅鍱部古義,到底立幾波羅蜜多,似乎並沒有明確的定論。因此想到,『佛譬喻』初頌說:「三十波羅蜜多滿」。「三十」,不知是什麼意義!也許是初說三波羅蜜多,其後又成立十波羅蜜多。後人綜合的說「三十波羅蜜多」,安在『佛譬喻』的最初吧!銅鍱部所傳波羅蜜多,有「真諦加持」,這是與「諦語」有關的。或有智,或沒有智,同樣的都沒有禪定,與迦溼彌羅論師相合。

釋尊過去生中事──「本生」與「譬喻」的內容,加以選擇分類,被稱為波羅蜜多的,或四、或六、或八、或十。波羅蜜多的名數,雖有不同,而都是出於傳說中的「本生」或「譬喻」。依釋尊所行的而一般化,成為一切菩薩所共行的波羅蜜多。

銅鍱部所傳(八波羅蜜),本沒有般若波羅蜜多,這是很有意義的。因為般若是證悟的,如菩薩而有智慧,那就要證入實際了。所以無上菩提是果證,而不是波羅蜜多行。但在罽賓區的佛教,一般都公認般若為波羅蜜多。在釋尊過去所行事,那些是般若波羅蜜多呢?『大毘婆沙論』說:「菩薩名瞿頻陀,精求菩提,聰慧第一,論難無敵,世共稱仰」。瞿頻陀Govinda是『長阿含經』的大典尊。

而『根有律藥事』又別說:「皆由口業真實語,昔名藥物大臣時,牛出梵志共論義,當滿般若波羅蜜」。『 根有律』所說,是大藥的故事。這二事,都只是世俗的聰敏,與體悟的般若不同。

除六波羅蜜多一系外,佛教界多數不立波羅蜜多

康僧會所譯的『六度集經』,舉「禪度無極」九章。「得禪法」、「比丘得禪」、「菩薩得禪」──三章,都是說明的,沒有本生或譬喻。「太子得禪 」三章,佛得禪,都是釋尊最後生事。「常悲菩薩本生」,是引用『般若經』的,解說為釋尊本生,也與經說不合。這樣,「禪度無極」九章,只有「那賴梵志本生」,可說是過去生中所行。

在釋尊的「本生」與「譬喻」中,當然有修禪的,但禪定帶有獨善的隱遁風格,不能表現菩薩求無上道的精神所以部派佛教所傳說的菩薩,是不重禪定的。在聲聞學者看來,菩薩是「不修禪定,不斷煩惱」的。

『小品般若經』也說:菩薩不入深定,因為入深定,有退轉聲聞果的可能。部派佛教所傳的(原始的)菩薩,或不重般若,或不重禪定。天台宗稱之為「六度菩薩」,是很適當的名稱!那時代傳說的菩薩,的確是從事實的實踐中去修菩薩行的!

波羅蜜多,最通遍流傳的,是六波羅蜜多。在大乘佛法興起時,有『六波羅蜜經』,大約 與『六度集經』為同性質的教典。從釋尊的「本生」與「譬喻」中,選擇多少事,約六波羅蜜而編為六類,作為大乘行者,實行六波羅蜜多──菩薩道的模範,為最早的大乘經之一。


 

本章節的重點,是針對菩薩行的內容的。

波羅密多(pāramīpatta),是凡事成辦」、「到彼岸」、「得究竟」的意思。依印老的研究,依內容增減,有四波羅密多、六波羅密多、七波羅密多、八波羅密多、十波羅密多等種種內容。

尤其可以注意到的,是禪修這一項。除了六波羅密多之外,佛教界是不立「禪波羅密多」的。因為如印老言:在聲聞學者看來,菩薩是「不修禪定,不斷煩惱」的。

波羅密多不修禪定,是修世間善法,不是修出世間的法,如印老所提到,天台宗說波羅密多是「六度菩薩」。那便來看看,什麼是「事」?

大乘佛法分為理和事二入,也可說,心是理,物是事,也有人闡釋為事修和理修是著相與不著相。所以「事六度菩薩」,或許可以理解為修人間善行的菩薩了。如今北傳的六波羅密多,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

現綜合整理一下印老列舉的種種不同波羅密多的內容,如下:

 

六波羅密多:施、戒、聞、忍、精進、般若。

七波羅密多:施、戒、出離、決定、真實、慈悲、捨。

八波羅密多:七波羅密多加上忍。

十波羅密多:施、戒、出離、智慧、精進、忍、真諦、決定、慈、捨。

 

來看看他們的重覆性如何,列表來看比較清楚:


波羅密多

內  容


迦溼彌羅論師



 

 

般若

精進

 

 

 


外國師

布施

持戒


靜慮

智慧

精進

 

 

 


另一派





般若

精進

 

 

 


所行藏



 

決定

 

 


真實

慈悲


所行藏攝頌




決定

 

 


真實

慈悲


銅鍱部

覺音




決定

智慧

精進


真諦


 

布施,不管任何部派,都是很重視的,畢竟,有物資的援助,才有發展的本錢。戒,尤其重要,佛法的基本功,便是戒了,更是修行的基礎,先有戒,再進而禪修或其他修持,才不會有偏入邪法的危險,所有教法,都是以戒為基石而發展起來的。接下來,便沒有全面一致的看法了,各家有增有減。

我覺得比較奇怪的,是精進一項,我還以為精進應該是大家的共識,但,七、八波羅密並沒有精進,原來,也可以不要太精進嗎?有時,自己太精進於修習出世間法,總想著出離輪迴之苦,可是,還是有人喜歡熱鬧人間的啊!

迦溼彌羅論師,也就是說一切有部的論師們,真的很精簡,施、戒、般若、精進,四項就完整表達到彼岸的意思了。裡面的涵意很容易看,有了布施,可以安穩的修行,開始持戒,精進修行,便能得到智慧,到達解脫的彼岸。如此的簡潔有力,我欣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