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2014

菩薩的起源4──平實的與理想的菩薩


菩薩的起源4──平實的與理想的菩薩

1030330

第三章 本生譬喻因緣之流傳

第二節 菩薩道的形成

第五項 平實的與理想的菩薩

崇仰釋尊的偉大,引發了釋尊過去生大行的思想,以「本生」、「譬喻」、「因緣」的形式,在佛教界流傳出來。這雖是一般(在家與出家)佛教的傳說,但很快的受到部派間的普遍承認。展轉傳說,雖不知在那裡說,為誰說,而都承認為佛說。

這些釋尊過去生中的大行,為各部派所容認,就不能只是傳說了。

論法者dharmakathika、阿毘達磨者abhidharmika,當然要加以論究,納入自宗的法義體系。於是確定菩薩的修行項目──波羅蜜多有幾種;從發願到成佛,經過多少時間,多少階位。而最重要的,菩薩是異生pr!thagjana──凡夫,還是也有聖者。

在部派中,有兩派的見解不同,如『異部宗輪論』(大正四九一六上──下)說:

「說一切有部本宗同義:……應言。諸結未斷,若未已入正性離生,於異生地未名超越」。「其雪山部本宗同義:謂諸菩薩猶是異生」。

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in、雪山部Haimavata,還有銅鍱部Tāmras/āt!īya 以為一直到菩提樹下坐的菩薩,還是異生。為什麼是異生?在菩薩的「本生」中,或是樹神等鬼趣,或是鳥獸等旁生趣,聖者是不會生在這惡趣中的。而且,現實的釋迦菩薩,曾娶妃、生子。出家後,去從外道修學,修了六年的長期苦行。在菩提樹下,還起貪、恚、癡──三不善尋,可見沒有斷煩惱,不是聖者模樣。所以菩薩一定是異生,直到一念頓證無上菩提,才成為大聖佛陀。這是上座部Sthavira系的菩薩觀。

大眾部Mahāsām!ghika方面,如『論事』所傳安達羅派Andhraka的見解說:

菩薩於迦葉佛之教語入決定」。「菩薩因自在欲行,行墮處,入母胎,從異師修他難行苦行」。

安達羅派,是王山Rājagiriya、義成Siddhattha、東山住Pūrvas/aila、西山住 Aparas/aila──四部的總稱,是大眾部在南印度分出的部派。這四派,都以為:釋尊過去聽 迦葉佛Kās/yapa的教說而入「決定」nyāma

『論事』評破菩薩聽迦葉佛說法而證入的見解;入決定就是證入「離生」,如那時入決定,釋尊那時就應該是聖者了!案達羅派以為菩薩是有聖者的,所以說:「菩薩因自在欲行……難行苦行」。

行墮處,是在惡趣的鬼神、旁生中。從異師修難行苦行,就是釋迦菩薩所行的。菩薩的入惡趣,入母胎,從外道修行,不是煩惱或惡業所使,而是聖者的「自在欲行」──隨自己的願欲而行的。這與『異部宗輪論』的大眾部等說相合,如『論』(大正四九一五下)說:「一切菩薩入母胎中,皆不執受羯剌藍、頞部曇、閉尸、鍵南為自體。一切菩薩入母胎時,作白象形。一切菩薩出母胎時,皆從右脇生。一切菩薩不起欲想、恚想、害想。菩薩為欲饒益有情,……隨意能往」。

前四事,是最後身菩薩。一切末後身菩薩,雖然入母胎,但不以父母精血等為自體。從右脇生,說明菩薩身的清淨。菩薩不會起三惡想。從外道去修學,修苦行,都不是無知邪見,而是自願這麼行。菩薩的生在鬼神或旁生趣,那是隨願力──「自在欲行」而生,不是為業力所牽引的。

上來兩種不同的菩薩觀,上座部系是以現實的釋迦菩薩為本,而論及傳說中的本行菩薩。大眾部系,是以「本生」、「譬喻」中的鬼神(天)及旁生菩薩為主,推論為隨願力生,充滿了神秘的理想的特性。

大德法救Bhadanta-Dharmatrāta,是說一切有部的「持經譬喻者」。『出曜經』序, 稱之為「法救菩薩」。繼承法救學風的,為『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的作者──婆須蜜Vasumitra 菩薩。法救比『發智論』主要遲一些,約在西元前一、二世紀間。法救是持經譬喻者,為說一切有部四大師之一,對菩薩的觀念,卻與大眾部系的見解相近,如『尊婆須蜜菩薩所集 論』卷八(大正二八七七九下)說:

「尊曇摩多羅(法救)作是說:(菩薩墮惡道者),此誹謗語。菩薩方便,不墮惡趣。菩薩發意以來,求坐道場,從此以來,不入泥犁,不入畜生、餓鬼,下生貧窮處裸跣中。何以故?修行智慧,不可沮壞。復次,菩薩發意,逮三不退轉法:勇猛、好施、智慧,遂增 益順從,是故菩薩當知不墮惡法」。

法救的意見,菩薩從發心以來,就不會墮入三惡趣,所以如說菩薩墮三惡趣,那是對於菩薩的誹謗。為什麼能不墮惡趣?這是由於菩薩的「智慧(般若)不可沮壞」。

正如『雜阿含經』所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本生」中,或說菩薩是鬼神,或說是鳥獸,這不是墮入,而是「菩薩方便」,菩薩入聖位以後的方便示現。這與安達羅派,舉「六牙白象本生」,說是菩薩「自在欲行」,是同一意義。

『大智度論』也舉「六牙白象本生」(及「鳥、猴、象本生」)說:「當知此象非畜生行報,阿羅漢法中都無此心,當知此為法身菩薩」。法身菩薩的方便示現,生於惡趣,是淵源於大眾部系,及北方的「持經譬喻師」的

法救非常重視般若的力用,如說:菩薩「欲廣修般羅若故,於滅盡定心不樂入。……此說菩薩未入聖位」。菩薩在凡夫位,重般若而不重深定(等到功德成就,定慧均等──第七地,就進入不退轉的聖位),為菩薩修行六波羅蜜多,而以般若為攝導者的明證。這才能三大阿僧祇劫,或無量無數劫,長在生死流轉中,修佛道,度眾生。

如依上座部論師們的見地,重視業力而不重般若與願力的超勝,時常憂慮墮落,那誰能歷劫修習菩薩道呢!

 

這一個章節很有意思,菩薩到底是凡夫還是聖人呢?現代的佛教徒可能無法想像,在兩千年前,曾經是諍論不休的話題呢!

說菩薩是凡夫的,根據上座部系屬的部派,依印老言,都主張菩薩還是凡夫,是隨著業力輪迴的,不是什麼聖者。他們舉了好多例子,聖者是不會投生到惡趣的,像鬼或畜生道。

另外一派的主張,來個大反轉,像大眾部系屬的,還有赫赫有名的法救,都認為菩薩是來示現的,是早就証入正性離生的聖者,想出生在哪裡,都是隨心自在的,就是當個外道,都沒有無知和邪見。

這兩種聲音,可是爭得不可開交,現在中國佛教所傳的,就是大眾部系屬的思想。

看到這裡,我在想,有哪一個年代的人不是為了捍衛自己的思想而爭吵不休呢?我們都了解了這些事情的原始風貌之後,接著就是考驗自己的智慧的時候了。有人看起來明理又聰明,學問廣博又精研教理,但是,不見得有智慧,很讓人扼腕,離解脫之時,只有日遠了,很可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