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2014

佛陀觀的開展1


佛陀觀的開展1

1030330

第三章 本生譬喻因緣之流傳

第三節 佛陀觀的開展

第一項 三世佛與十方佛

在「傳說」中,菩薩思想的發達,以釋尊過去的「本生」為主。有關佛陀思想的開展,主要是「譬喻」與「因緣」。如七佛事是「大譬喻」──『大本經』。釋尊的涅槃故事,是「涅槃譬喻」。彌勒Maitreya未來成佛,是『中阿含經』的『說本經』。南傳也有『佛譬喻』。從「毘尼」中發展出來的佛傳,如『修行本起經』、『太子瑞應本起經』,本起(或「本」或「本 末」)正是因緣的義譯。所以與佛有關的問題,主要屬於十二分教的「譬喻」與「因緣」。

有關佛陀思想的開展與演化,還應從釋尊說起。釋尊是現實人間的,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佛。佛教不是神教,佛不是唯一的神,而是修行成就的,究竟圓滿大覺者的尊稱。所以佛不是唯一的,而必然是眾多的(達到人人可以成佛的結論)。

在釋尊成佛以前,早已有過多佛出世了,這是佛法的共同信念。佛是究竟圓滿的,到了「無欠無餘」,不可能再增一些,或減少一些(可以減少些,就不圓滿)的境地,所以「佛佛道同」,「佛佛平等」;在解說上,也許說得多少不同, 而到底是佛佛平等,沒有優劣的。

在覺悟的意義上,也是一樣,釋尊觀緣起而成等正覺,釋尊以前的六佛──共七佛,都是觀緣起而成等正覺的。與釋尊同樣的七佛:毘婆尸Vipas/yin、尸棄S/ikhi、毘舍浮Vis/vabhū、拘樓孫Krakucchanda、拘那含牟尼Kanakamuni、迦葉Kās/yapa及釋迦牟尼S/ākyamuni譬喻,在第二結集,集成四『阿含經』時,早已成立,而被編集於『長阿含經』。

七佛說的成立極早,西元一八九五年,在Nigliya村南方 ,發見阿育王As/oka所建的石柱,銘文說:「天愛喜見王灌頂十四年後,拘那含牟尼塔再度增建。灌頂二十年後,親來供養」。這證實了過去佛說的成立,確乎是非常早的。七佛說,是早期的共有傳說。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佛本行集經』,傳說十四佛銅鍱部 Tāmras/āt!i^ya的『佛種姓經』,傳說過去二十四佛,是七佛說的倍倍增加。過去佛,有更多的在佛教界傳說開來。

以前有過去佛,以後就有未來佛。未來彌勒成佛,也在第二結集前成立。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in 編入『中阿含經』;分別說Vibhajyavādin系編入『長阿含經』。彌勒是釋尊時代,從南方來的青年,見於『義品』、『波羅延品』,這是相當早的偈頌集。

第一結集時,雖沒有編入「修多羅」與「祇夜」,但在「記說」部分,已引述而加以解說,這是依『雜阿含經』而可以明白的。在『波羅延品』中,帝須彌勒Tissa-metteyya與阿耆多Ajita,是二人;漢譯『雜阿含經』也相同。『中阿含經』的『說本經』,敘述彌勒成佛時,同時說到阿耆多作輪王,也是不同的二人。但在大乘法中,彌勒是姓,阿逸多是名,只是一人,與上座部Sthavira的傳說不合,可能為大眾部Mahāsām!ghika的傳說。

未來彌勒佛的出現,只是前佛與後佛──佛佛相續的說明。由於釋尊入涅槃,不再與世間相關,僅有佛的法與舍利,留在世間濟度眾生。對於懷念釋尊所引起的空虛感,在一般信者,是不容易克服的。所以釋尊時代的彌勒,未來在這個世界成佛,而現在上生在兜率天Tus!ita,雖然遠了些,到底是現在的,在同一世界的,還可能與信眾們相關。

部分修學佛法的,於法義不能決了,就有上昇兜率天問彌勒的傳說。在中國,釋道安發願上生兜率見彌勒,就是依當時上升兜率問彌勒的信念而來。這一信仰的傳來,是吳支謙(西元二二二──二五三)所譯的『惟曰雜難經』。婆須蜜Vasumitra 菩薩與羅漢問答,羅漢不能答,就入定上升兜率問彌勒。這一信仰,相信是部派時代就存在的(大乘經每稱譽兜率天)。西元五世紀,還傳來上升兜率問彌勒的傳說,如:

   「佛馱跋陀羅……暫至兜率,致敬彌勒」。「羅漢……乃為(智)嚴入定,往兜率宮諮彌勒」。「罽賓……達摩曾入定往兜率天,從彌勒受菩薩戒」。

  西元四世紀,傳說無著上升兜率問彌勒,傳出『瑜伽師地論』,也是這一信仰 。現在兜率天的彌勒菩薩,多少彌補了佛(彌勒是未來佛)與信眾間的關切。但見彌勒菩薩,主要是法義的問答。能適應一般信眾的,如沮渠京聲所譯的『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以歸依、持戒、布施作福,稱名的行法,求生兜率天上,可以從彌勒佛聽法修行。將來彌勒下生,也隨佛來生人間,成為易行道的一門。

  三世佛,不論傳出過去的佛有多少,對固有的佛法,不會引起什麼異議。但現在的十方世界有佛出世──多佛同時出世說,在佛教界所引起的影響,是出乎意想以外了。『中阿含經』卷四 七『多界經』(大正一七二三下──七二四上)說:

「若世中有二如來者,終無是處」。

二佛不能同時,是肯定的,不可能有例外的決定。『中部』與『增支部』,也有相同的說明。上座部系的論師們,繼承這一明確的教說,以為釋迦佛出世(其他的也一樣)時,是沒有第二佛的。然在大眾部中,卻有不同的意見。『論事』評斥「十方世界有佛」說,覺音解說為大眾部的執見。大眾部系的十方現在有佛說,今檢得:

  說出世部:東方有Mr!gapatiskandhaSim!hahanuLokaguruJn~ānadvaja Sundara佛。南方有AnihataCārunetra佛。西方有Ambara佛。北方有Pūrn!acandra (15)。大眾部:「青眼如來等,為化菩薩故,在光音天」。大眾部(末派):「東方七恆河沙佛土,有佛名奇光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彼土」。

  他方佛現在,是大眾部系說。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佛本行集經』,還是先佛後佛相續,沒有說多佛同時,但後來可能已轉化為十方世界多佛並出的信仰者,如『入大乘論』卷下 (大正三二四三下──四四上)說:

   「曇無鵋多亦說是偈:……上下諸世尊,方面及四維,法身與舍利,敬禮諸佛塔。東方及 北方,在世兩足尊,厥名曰難勝,彼佛所說偈」。

  曇摩鵋多Dharmagupta就是法藏。東北方有「難勝佛」,現在在世,不知難勝佛所說的偈頌,是什麼。銅鍱部所傳『譬喻』中的『佛譬喻』,也有十方界多佛並出的思想,如(南傳二 ──一一)說:「此世有十方界,方方無有邊際;任何方面佛土,不可得以數知」(六四)。「多數佛與羅漢,遍集而來(此土)。我敬禮與歸命,彼佛及與羅漢。諸佛難可思議,佛 法思議叵及。是淨信者之果,難思議中之最」(七六──七七)!

「本生」與「譬喻」的傳出,似乎釋尊過去生中,始終在這一世界修行;見到過去的多數佛 ,也始終在這一世界。於是「一切諸部論師皆說:一切諸佛皆從閻浮提出」。或說:「一切諸牟尼,成道必伽耶;亦同迦尸國,而轉正法輪」;所以有「四處(成佛處、轉法輪處、降伏外 道處、從天下降處)常定」的傳說。不但同時沒有二佛,先佛後佛都出於閻浮提Jambudvīpa ──印度。這是注意此土而忽略了其他的世界。

從『大智度論』及『入大乘論』,依聲聞法而批評「二佛不並」說的,主要為:

一、十方世界無量無數,是『雜阿含經』所說的。十方世界中,都有眾生,眾生都有煩惱,都有生老病死,為什麼其他世界,沒有佛出世?

二、『大智度論 』卷九,引『長阿含經』(大正二五一二六上)說:

「過去未來今諸佛,一切我皆稽首禮。如是我今歸命佛,亦如恭敬三世尊」。

這一經偈,暗示了釋迦佛以外,還有現在佛。有無量世界,無量眾生,應該有同時出現於無量世界的佛。至於『多界經』說同時沒有二佛,那是這一佛土,不可能有二佛同時,並非其他佛土也沒有。『多界經』也說:沒有二輪王同時,也只是約一世界說而已。


同時多佛說興起,佛教界的思想,可說煥然一新!無量世界有無量佛現在,那些因釋尊入涅槃而感到無依的信者,可以生其他佛土去。菩薩修菩薩道,也可以往來其他世界,不再限定於這個世界了。多佛,就有多菩薩。一佛一世界,不是排外的,所以菩薩們如有神力,也就可以來往於十方世界。佛世界擴大到無限,引起佛菩薩們的相互交流。於是,十方世界的,無數的佛與菩薩的名字,迅速傳布出來,佛法就進入大乘佛法的時代。

從七佛開始,越往後期就越來越多,到後來,便由此方世界,成了十方世界的無量無數佛。

而未來佛的觀念形成之後,大家可就真會善加利用了,誰有什麼疑問,就去未來佛的家請教,真的好方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