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2014

我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菩薩的起源

我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菩薩的起源
1030327
 
一、緣起:
最近,專程把十多年前的藏書,印順導師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找出來,仔仔細細的讀讀。
想著,如果順便做個讀書摘要整理,以後重讀時,也會方便許多,故,或依章節,或依主題,把印老這一部厚實的研究專書,依自己的喜好而做重點整理。
大乘佛法,在我個人的觀點來看,這是因地制宜,順應人心須求的通融法教,印老由許多進路分析教法的緣起和流傳特色,看起來,真的很溫和又舉証明確,讀者,有自己的判斷權利,找到自己相應的理路,同時也可大要的還原佛法的流傳,非常值得用心的研讀和思考。
今天我已讀完第三章,這一章主要在分別菩薩的起源,和部派對佛身有漏無漏的不同主張,讀完,心中很感動,印老是現代中國了不起的僧人,講得這麼明確,又不帶個人偏好色彩,極盡已能的依經論思惟明辨。
 
二、菩薩的起源:
依據印老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一書,以下原文呈現,僅再詳分段落。
 
第三章 本生譬喻因緣之流傳
第二節 菩薩道的形成
第一項 菩薩的意義
 
菩薩道的成立,無疑為依據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出於「本生」jātaka等傳說。但到底 在什麼情況下,成立「菩薩」bodhisattva一名?菩薩的名稱,又成立於什麼時代?這都是值得論究的。
在過去,菩薩是聲聞三藏所有的名詞,所以想定是釋尊所說。然經近代的研究,「菩薩」這個名詞,顯然是後起的。
銅鍱部Tāmras/āt!i^ya『相應部』,在說到過去七佛,觀緣起而 成佛時,都這麼說:「世尊應正等覺,未成正覺菩薩時」,說到了菩薩。
與此相當的『雜阿含經』,但作「佛未成正覺時」,缺少「菩薩」字樣。
又如『中阿含經』的『長壽王本起經』, 『天經』,『念經』,『羅摩經』,都只說「我本未(得)覺無上正真(或作「盡」)道(或作「覺」)時」,
而『中部』等卻都加入「菩薩」一詞。
漢譯『長阿含經』的『大本經』,說 到毘婆尸Vipas/yin成佛以前,稱為菩薩,與『長部』相合。
漢譯『長阿含經』,是法藏部 Dharmaguptaka的誦本,法藏部與銅鍱部,是同出於分別說部Vibhajyavādin的。
漢譯的『雜阿含經』與『中阿含經』,是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in誦本。可見『阿含』 原文,本來是沒有「菩薩」的;說一切有部本還保存原型,而分別說部各派的誦本,(還有屬於 大眾部末派的『增壹阿含經』),都以當時傳說的「菩薩」,加入『阿含經』了。
未成佛以前, 如釋尊的誕生、出家……,一般佛傳都稱之為「菩薩誕生」,「菩薩出家」。然今發見Bhārhut 佛塔,欄楯上所有的雕刻中,有釋尊從兜率天Tus!ita下降,入母胎;及離家以後,自己割去 髮髻,為三十三天Trāyastrim!s/a所接去供養的圖像。銘文作「世尊入胎」、「世尊的髻祭」。Bhārhut 塔的這部分雕刻,為西元前二世紀作品;在西元前二世紀,對於成佛以前的釋尊,沒有稱之為菩薩,正與『雜阿含經』等所說相合。
在傳說中,有彌勒Maitreya及釋迦S/ākya授記作佛的事,一般都稱之為菩薩。在經 、律中,彌勒成佛的事,約與過去佛的思想同時。『中阿含經』的『說本經』,首先說到阿那律陀Aniruddha的本起。次說:未來人壽八萬歲時,這個世界,「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村邑 相近」。那時,有名為螺的作轉輪王;彌勒佛出世,廣度眾生。當時,尊者阿夷哆 Ajita發願作轉輪王,尊者彌勒發願成佛。
南傳的『中部』,沒有與『說本經』相當的。但 在『長部』的『轉輪聖王師子吼經』,說到未來人壽八萬歲時,有儴伽(螺)作轉輪王,彌勒成 佛,主體部分,與『說本經』相同。『長阿含經』的『轉輪聖王修行經』,與『長部』說一 致。彌勒成佛,是「譬喻」(本末),本只說明未來有佛出世,與一般的授記作佛,文體不同。『說本經』增入了阿夷哆與彌勒發願,及佛的許可,使其近於授記作佛的體例,但也不完全相同 。彌勒成佛,被編入『阿含經』,是相當古老的「譬喻」,但沒有說到菩薩一詞。釋尊授記作佛,傳說為然燈佛時。
當時,釋尊是一位婆羅門青年,名字因傳說而不同:或名彌 卻(雲雲雷──Megha,或名善慧Sumati,或名無垢光。青年以「五華獻佛」, 「布髮掩泥」,求成佛道,得到然燈佛給予未來世中成佛的記別。這一傳說,有蒙佛授記,決定 成佛的特殊意義,所以為多種大乘經所引用。這是各部派公認的傳說,但沒有編入『阿含經』; 也只有法藏部的『四分律』,才編入律部。『四分律』說到彌卻菩薩,也說到定光(未成佛前)菩薩、彌勒菩薩。但這是後起的「本生」,不能證明「菩薩」因此事而得名。
上座部Sthavira系所傳的論典,都說到了菩薩,如說一切有部(論師系)的根本論──『阿毘達磨發智論』卷一八(大正二六一0一八上)說:
   「齊何名菩薩?答:齊能造作增長相異熟業。得何名菩薩?答:得相異熟業」。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八(大正二八五八五上──中)說:
   「云何菩薩人?若人三十二相成就;不從他聞,不受他教,不請他說,不聽他法,自思、 自覺、自觀,於一切法知見無礙;當得自力自在、豪尊勝貴自在,當得知見無上正覺,當 成就如來十力、四無所畏,成就大慈,轉於法輪:是名菩薩人」。
『舍利弗阿毘曇論』,屬於印度本土的分別說部,「菩薩人」,出於該論的『人品』。南傳 (錫蘭的分別說部)的『論事』,也說到菩薩。屬於上座部系的論書,都有菩薩,而對「菩薩 」的地位,同樣的說到成就(三十二大人)相。依說一切有部,那是三大阿僧劫修行圓滿,百劫 修相好的階段。上座部系的菩薩,地位是相當高的。依論典所見,菩薩名稱的成立,不可能遲於 西元前二世紀的。
佛法進入部派時代,在發展中呈現的事象,有值得注意的:
一、佛法,著重於初轉法輪的四諦說。四諦是佛法綱宗:苦與集,是生死苦迫的因果事實;滅是苦集的息滅;道是滅苦集的道。在四諦中,佛法只是解脫生死苦而歸於涅槃的寂滅。佛弟子在佛法中修行,以解脫生死,證入涅 槃為最高理想。或說聲聞乘修四諦法,也只是這一普遍事實的敘述。
二、在佛陀遺體、遺物、遺跡的崇奉中,佛的崇高偉大,被強力的宣揚起來。佛與弟子間的差別,也被深深的發覺出來。發現『阿含經』中,佛以求成「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dhi 為目的;與聲聞弟子們以涅槃為理想,似乎有些不同。本來,聲聞弟子證果時,經上也 說:「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正覺」)。決定趣向三菩提,不正是聲 聞弟子的目標嗎?
如佛於波羅奈Vārān!asi^轉法輪:法輪是佛心中的菩提,在弟子心中顯現出來,從此至彼,所以比喻為轉法輪。佛與聲聞弟子所證的正法,是沒有差別的。然在佛教界,一 般以「前蘊滅,後蘊不復生」,證入涅槃為目的;菩提,似乎只是達成理想的工具一樣。在這普 遍的情形下,形成了這樣的差別:佛以成無上菩提為目的,聲聞弟子以證入涅槃為目的。
三、部派分化過程中,釋尊過去生中的事,或「本生」,或「譬喻」,更多更廣的傳布開來,為當時佛 教界所公認。佛在過去生中的修行,與聲聞弟子不一樣。釋尊在過去生中,流轉於無量無數的生 死中,稱之為聲聞s/rāvaka、辟支佛pratyeka-buddha,都不適當。這麼多的廣大修行,多生累劫,總不能沒有名稱。佛是以求成無上菩提為理想的,所以稱為菩薩bodhisattva,就是勇於求成(無上)菩提的人。這一名稱,迅速為當時佛教界所公認。這一名稱,約成立於西元前二00年前後。由於解說不一,引起上座部論師們的反應,作出以「成就相異熟業」為菩 薩的論定。
上座部各派的意見相同,所以其時間不會太遲。至於Bhārhut塔上的銘刻,仍作「 世尊入胎」、「世尊髻之祭」,而不用菩薩名稱,只是沿用『阿含經』以來的語法,不足以證明 當時佛教界,還沒有菩薩一詞。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與薩埵的綴合語。菩提與薩埵綴合所成的菩薩,他的意義是什麼?在佛教的發展中,由於菩薩思想的演變,所以為菩薩所下的定義,也有不同的解說。菩提 bodhi,譯義為「覺」,但這裡應該是「無上菩提」。如常說的「發菩提心」,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提是佛菩提、無上菩提的簡稱,否則泛言覺悟,與聲聞菩提就沒有分別了。
菩(提)薩(埵)的意義,『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引述HarDayal所著書所說── 菩薩的七種意義;及西藏所傳,菩薩為勇於求菩提的人。今依佛教所傳來說:薩埵sattva 是佛教的熟悉用語,譯義為「有情」──有情識或有情愛的生命。菩薩是求(無上)菩提的有情 ,這是多數學者所同意的。
依古代「本生」與「譬喻」所傳的菩薩,也只是求無上菩提的有情。然求菩提的薩埵,薩埵內含的意義,恰好表示了有情對於(無上)菩提的態度。
初期大乘經的『 小品般若經』,解說「摩訶(大)薩埵」為「大有情眾最為上首」,薩埵還是有情的意義 。『大品般若經』,更以「堅固金剛喻心定不退壞」,「勝心大心」,「決定不傾動心」,「真利樂心」,「愛法、樂法、欣法、喜法」──五義,解說於「大有情眾當為上首」的意義。
所舉的五義,不是別的,正是有情的特性。生死流轉中的有情,表現生命力的情意,是堅強的,旺盛的。是情,所以對生命是愛、樂、欣、喜的。釋尊在成佛不久,由於感到有情的「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不容易解脫,而有想入涅槃的傳說。
但這種情意:如改變方向, 對人,就是「真利樂心」;對正法──無上菩提,就是「愛法、樂法、欣法、憙法」心。
菩薩,只是將有情固有的那種堅定、愛著的情意特性,用於無上菩提,因而菩薩在生死流轉中,為了無上菩提,是那樣的堅強,那樣的愛好,那樣的精進!H氏七義中,
第六,薩埵是「附著」義;
第七,是「力義」;
西藏傳說為「勇心」義,都與『般若經』所說相合。所以,菩薩是愛樂無上菩提,精進欲求的有情。如泛說菩提為覺,薩埵為有情(名詞),就失去菩薩所有的,無數生死中 勤求菩提的特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