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2013

《拘薩羅相應》之11《結髮行者經》


今天老師上課上到了《拘薩羅相應》之11《結髮行者經》,這一經談到觀察修行人時,佛陀如何教導。

話說有一回,世尊住在舍衛城東園鹿子母講堂時,一日傍晚,世尊從禪坐中起身,出了講堂坐在門外的小屋中,拘薩羅國的波斯匿王去拜見世尊,這時,有一群其他教派的修行人從不遠處路過,有:「七名結髮行者,七名尼乾陀徒,七名裸行者,七名一衣者,七人名遊行者等」,他們的腋下毛或身毛都是長的,指甲也很長,持著遊方者的用具;波斯匿王便往前去問候他們。

由此,波斯匿王問了佛陀,這些人是阿羅漢嗎?已經修成阿羅漢果了嗎?世尊便回答了一些如何分辨修行人的方法,因為南傳和北傳兩部對讀的內容十分相似,以北傳的言詞較精簡,就引用《雜阿含》的內文來說明:

 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羅漢、非阿羅漢,不得他心智故。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決!審諦觀察,勿但洛莫!當用智慧,不以不智。經諸苦難,堪能自辯;交契計挍,真偽則分。見說知明,久而則知,非可卒識,當須思惟,智慧觀察!』

佛陀告訴波斯匿王:你先等一下,你沒有他心通智,所以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阿羅漢,只要親近觀察他們的戒行,久了便可以知道了,不要這麼快的自作決定。仔細的以智慧來觀察,經過苦難,交往深了,日子久了,就可以知道,要好好的思考辨別。

看到這一經時,我深有所感;目前台灣講阿含經的道場有好幾處了,雖立意良好,但,實則尚無法綜觀全部教史和聖典的發展情況來作客觀闡述,多有偏頗。心中感到惋惜之外,也心疼學法教徒,難以明辨教法原貌,徒走遠路,反增迷惑啊!這一經,是佛陀教我們分辨外道修行人的功力的教法,祂沒有直接的破斥他們的不合理之處,反教我們要慎思明辨,以智慧來觀察和思惟他人的行法是否合宜適當,感覺到佛陀的智慧及教法真是高明令人信服。

佛陀滅度已二千五百年了,教法仍然留存在阿含之中,雖然阿含中亦多有部派的鑿痕,但已是我們的福德深厚,仍能得到如此的智慧教導,以此而修證體驗解脫之道,我們一定要好好的珍惜信受奉行啊!

雜阿含經(一一四八)
[0305c21] 如是我聞:
[0305c21]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05c22] 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有尼乾子七人、闍祇羅七人、一舍羅七人,身皆麁大,彷徉行住祇洹門外。
[0305c25] 時,波斯匿王遙見斯等彷徉門外,即從座起,往至其前,合掌問訊,三自稱名言:「我是波斯匿王、拘薩羅王。」
[0305c27]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三稱姓名,合掌問訊?」
[0305c29] 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間若有阿羅漢者,斯等則是。』」
[0306a01] 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羅漢、非阿羅漢,不得他心智故。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決!審諦觀察,勿但洛莫!當用智慧,不以不智。經諸苦難,堪能自辯;交契計挍,真偽則分。見說知明,久而則知,非可卒識,當須思惟,智慧觀察!」
[0306a07] 王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說斯理,言:『久相習,觀其戒行,乃至見說知明。』我有家人,亦復出家,作斯等形相,周流他國,而復來還,捨其被服,還受五欲。是故當知世尊善說,應與同止,觀其戒行,乃至言說知有智慧。」
[0306a12]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不以見形相,  
知人之善惡,
 不應暫相見,  
而與同心志。
 有現身口密,  
俗心不斂攝,
 猶如鍮石銅,  
塗以真金色。
 內懷鄙雜心,  
外現聖威儀,
 遊行諸國土,  
欺誑於世人。」
[0306a19]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拘薩羅相應
[一一] 第一 結髮行者20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東園鹿子母講堂。
      又,其時將日暮世尊從獨坐靜觀起座,出而坐於門外之小屋。時,拘薩羅國之波斯匿王詣世尊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
 78   其時有七名結髮行者,七名尼乾陀徒,七名裸行者,七名一衣者,七人名遊行者等,其腋下毛或身毛均長,爪亦長持遊方者之用具,通過離世尊不遠之處。
      時,拘薩羅國之波斯匿王,即從座起立,著上衣、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七名結髮行者,七名尼乾陀徒,七名裸行者,七名一衣者,七名遊方者合掌,三次稱呼其名:「尊者!我乃拘薩羅國之波斯匿王,尊者!我乃拘薩羅國之波斯匿王。」
       時,拘薩羅國之波斯匿王,離開彼等七名結髮行者,七名尼乾陀徒,七名裸行者,七名一衣者,七名遊行者去後,直詣世尊之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拘薩羅國波斯匿王,白世尊曰:「世尊!此等之諸人,於此世間,為阿羅漢,或具足阿羅漢之諸人中耶?
      「大王!此等諸人是阿羅漢耶?為具足阿羅漢道者耶?即如王者之在家受用樂,住於子嗣之障礙中,即使用迦尸國21之栴檀,用華鬘、香、塗料,貯蓄金銀者亦不易知。
      大王!彼之戒依於共住而且非短時,依長時而非不思惟、依思惟而非無智、應依有智慧而得知。
      大王!彼之清淨是依於共語22,而且非短時,依長時而非不思惟,依思惟而非無智,應依有智慧而得知。
0  大王!彼之確立23,於不幸之時,而且非短時,依長時而非不思惟,依思惟而非無智,應依有智慧而得知。
 79 一一  大王!彼之智慧,依共同商量,而且非短時,依長時而非不思惟,依思惟而非無智,應依有智慧而得知。」
    一二  「世尊!誠然希有。世尊!誠然未曾有。世尊,此事確實是依世尊之所說。「大王!此事即使在家受用欲樂……乃至……貯蓄金銀亦不易知……乃至……。」
    一三  世尊!此等我密訪、訪察者24之諸人,於訪察各國歸來。最初依彼等之所察訪,於後我來作結論。
    一四  世尊,如今彼等為去其塵垢,沐浴塗以香料,剃除鬚髮,穿著白衣,為五欲所纏繞,所具者足樂。」
    一五  時,世尊了知此義,於此時唱偈曰:
色貌之於人           實是不易知
即刻見勿信25     善制者其相
非為制御人           此世普橫行
如似是而非           泥土之耳環
渡金銅半錢           人人裝飾美
內懷於不淨           外面美橫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