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2015

閱讀泰國的聖者們


閱讀泰國的聖者們

20150410

 

今日難得一整日的閑暇,有一本書引起我莫大的關注,那是阿姜摩訶布瓦的《阿羅漢向 阿羅漢果──趨向阿羅漢之道》,繼之前閱讀了佛使比丘《一問一智慧》之後,阿姜摩訶布瓦的這本書,以及阿姜曼在其傳記中,二者大方談論自己進入涅槃的修行體驗,雖然和我的修行方法不盡相同,但書中觀照的內涵則有異曲同工之妙,讓人感覺很歡喜,很難得,很真切!

以下摘錄的是兩位聖者證入阿羅漢果相關的精采內容:

 

一、《尊者阿姜曼傳》第三章第一節:心解脫

 

從阿姜曼早期開始修行的那一段歲月,他就一直擁有積極的個性。這種與眾不同的個性在他最後證果的那一刻最明顯,對他而言也是最難以忘懷的,所以他後來會以此激勵啟發他的學生。

一旦他的心徹底擺脫生死輪迴後,它就出現了三次的改革,圍繞著新生起的解脫心。

當第一次的改革结束時,巴利語所謂的「lopo」-(全然的斷除)隨之生起,意即此刻的心已完成了斷除貪執的職責,包括了對所有殘餘的相對性(因緣、緣生)、世俗事實的貪執;

第二次的改革結束時,巴利語所謂的「vimutti」-(全然的自在)隨之生起,意即此刻的心已臻徹底解脫的職責;

第三次的改革結束時,巴利語所謂的「anãlayo」-(全然的捨離)隨之生起,意即此刻的心在所有成就方面,都已臻全然無垢的職責


 

二、阿姜摩訶布瓦《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趨向阿羅漢之道》

 

1.從我們出生到現在,每一瞬間,五蘊都在不斷生起、滅去,它們本身沒有實質,也不可能從中找到任何實質。心對這些現象的詮釋,給予它們一個自我的外表,心認為它們有自我實質,或為自我所有,而執著於它們。這個錯誤的知見製造一個自我,帶來比整座山還要沉重的負擔,然後心自己背負著這個不會帶來任何利益的重擔。自我幻覺製造的邪見執著帶來的唯一回酬是苦。(p.45

 

2.當我們一個階段接一個階段全面地觀察心,在之前四處漫遊的各種雜染元素,會彙集成一個光明點,與心裡面自然的光明融合。這個光明是那麼的宏偉,即使是像大念住(supreme-mindfulness)和大智慧(supreme-wisdom)那樣卓越的心理功能,開始時也會被它的魅力所傾倒。這完全是個新奇的經驗,從不曾經歷過。它展現的驚異和殊勝,那麼宏偉令人敬畏,使它當時看似無可比擬。為什麼不呢?它是個絕對的統治者,無量劫以來統治三界的存在。只要心缺乏卓越的念住和智慧來解脫它的力量,這個光明點就會繼續迷惑心。從無始以來它就掌控和支配著心,這微細的煩惱施加壓力於心,強迫它造業,逼迫心不斷投生,經歷無數層次的生命。最後,是這精細、自然放光的心導致生命不斷輪回流轉,經歷生死。(p.47

 

3.因此心的能知成為觀察的焦點,念住和智慧專注在這個點,嘗試揭發這能知到底由什麼構成。它們已經一步一步地觀察了其他的一切,到所有的因素都被成功消除的地步。可是這個那麼光明、那麼驚異的能知:到底是什麼?當念住和智慧用注意力盯上它,心成了全面觀察的焦點,成了大念住和大智慧的戰場。不久,他們就可以摧毀——從無明的角度而言,顯得那麼宏偉和壯觀的——無明 。它們現在徹底地摧毀它,連阿羅漢向 · 阿羅漢果——趨向阿羅漢之道最微小的痕跡都不讓它在心中遺留下來。

這現象會以完全沒有預期到的方式分崩離析。這時刻的開悟可以稱為菩提樹下的證悟輪回墳墓的徹底摧毀

然後,一個無可懷疑的證信生起。光明中心分解的那一刻,某些更非凡的——過去被無明覆蓋——會全面顯現出來。在心裡面,它覺得仿佛是強烈的震動搖晃整個宇宙。當心從一切世間真實的相分離出來的這一重要時刻,有著無法描述的震撼和莊嚴。

恰恰在這裡——無明最終熄滅的那一刻——阿羅漢道轉化成阿羅漢果。當道已圓滿完成時,即證阿羅漢的果位。法和心已證得圓滿,從那一刻起,所有的問題熄滅。這是涅槃的本性。

這些不可思議全面地生起,它的本質徹底清淨。與它相比較,我們曾經那麼敬畏、緊緊執著的無明就好像是堆牛糞,而被無明所覆蓋的本質顯得像純金。即使是幼兒也知道牛糞和黃金哪個比較珍貴,所以我們不必丟人現眼浪費時間來比較這兩者的終點。如果以登樓梯進房子作比較,如果一隻腳已在房子內的地上,另一隻腳還在最後一級階梯,那我們還未雙腳進入房子,只有當我們雙腳穩穩踏在房子的地上,才可以說我們「到家」了,心雙腳穩固地根植在至高無上的法時,就「證法」。它已證得涅槃的殊勝,從證悟的那刻起,心徹底自由了,它不再進行熄滅煩惱的活動。這是阿羅漢果:阿羅漢的果位。它只被解脫煩惱者——那些證得有餘涅槃,活著的阿羅漢——所體驗。(p.51)

 

4.接著,突然的一個瞬間,法回答了問題。一瞬間——就那樣!這稱「法從心中生起 」。

煩惱從心中生起,是束縛我們的力量;法從心中生起,是我們束縛的解脫。

法突然出乎意料地生起,恍如心中的一個聲音:不管是暗或光、樂或苦,這所有的二元都是無我。喏!最後,是無我一勞永逸地熄滅了這些。(p.6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