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2013

《雜阿含》64經與《相應部-優陀那經》的對讀

舊作文章日期:2013-04-12 14:34

《雜阿含》64經與《相應部-優陀那經》的對讀
 
雜阿含64
相應部22相應55/優陀那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起,出講堂,於堂陰中大眾前,敷座而坐。
起源於舍衛城。
爾時,世尊歎優陀那偈:
  「法無有吾我,亦復無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
在那裡,世尊自說優陀那:
  「『那會非有,那會非我所;那必將非有,那必將非我所。』勝解這樣時,比丘能斷下分結。」
時,有一比丘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
  「世尊!云何『無吾我,亦無有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
當這麼說時,某位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但,大德!比丘怎麼能從『那會非有,那會非我所;那必將非有,那必將非我所。』這樣的勝解中,斷下分結呢?」
佛告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計色是我、異我、相在;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
 
「比丘!這裡,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是不曾見過聖者的……(中略)
未受善人法訓練的,認為色是我,或我擁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受……想……行……認為識是我,或我擁有識,或識在我中,或我在識中。
  他不如實了知無常的色為『無常的色』,不如實了知無常的受為『無常的受』,不如實了知無常的想為『無常的想』,不如實了知無常的行為『無常的行』,不如實了知無常的識為『無常的識』。
  他不如實了知的色為『苦的色』……苦的受……苦的想……苦的行……不如實了知苦的識為『苦的識』。
  他不如實了知無我色為『無我色』,不如實了知無我受為『無我受』,不如實了知無我想為『無我想』,不如實了知無我行為『無我行』,不如實了知無我識為『無我識』。
  他不如實了知有為的色為『有為的色』……有為的受……有為的想……有為的行……不如實了知有為的識為『有為的識』。
  他不如實了知『色將消滅』……受將消滅……想將消滅……行將消滅,不如實了知『識將消滅』。  
多聞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見者。
此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
色是;受、想、行、識是苦。
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
此色非當有;受、想、行、識非當有。
此色壞有;受、想、行、識壞有。
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當有。
如是解脫者,則斷五下分結。」
比丘!已受教導的聖弟子是見過聖者的,熟練聖者法的,善受聖者法訓練的;是見過善人的,熟練善人法的,善受善人法訓練的,不認為色是我……(中略)
受……想……行……不認為識是我。
  他如實了知無常的色為『無常的色』,無常的受……無常的想……無常的行……如實了知無常的識為『無常的識』。
  的色……(中略)苦的識……。
  無我色……(中略)無我識……。
  有為的色……(中略)如實了知有為的識為『有為的識』。
  如實了知『色將消滅』……受……想……行……如實了知『識將消滅』。
從色的消滅、受的消滅、想的消滅、行的消滅、識的消滅,這樣,比丘!『那會非有,那會非我所;那必將非有,那必將非我所。』
勝解這樣時,比丘能斷下分結。」
時,彼比丘白佛言:
  「世尊!斷五下分結已,云何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大德!勝解這樣時,比丘能斷下分結,但,怎樣知、怎樣見,而有煩惱的直接滅盡?」
佛告比丘:
  「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
  
「比丘!這裡,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於不應恐怖處而恐怖,因為未受教導的一般人對此戰慄:『那會非有,那會非我所;那必將非有,那必將非我所。』
已受教導的聖弟子於不應恐怖處不恐怖,因為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對此不戰慄:『那會非有,那會非我所;那必將非有,那必將非我所。』   
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畏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
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識於此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
比丘!當識住立時,會住立在攀住的色、根據地的色、依止處的色,有喜的澆灑,就能來到成長、增長、擴展。
比丘!攀住的受……比丘!攀住的想……比丘!當識住立時,會住立在攀住的行、根據地的行、依止處的行,有喜的澆灑,就能來到成長、增長、擴展。   
若作是說:更有異法識,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若增進、廣大、生長者,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比丘!如果任何人這麼說:『除了色,除了受,除了想,除了行外,我要安立識的或來或去,或沒或生,或成長或增長或擴展。』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者何?
比丘!離色界貪已,於色意生縛亦斷;於色意生縛斷已,識攀緣亦斷,識不復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受、想、行界離貪已,於受、想、行意生縛亦斷;
受、想、行意生縛斷已,攀緣亦斷,識無所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識無所住故,不增長;
不增長故,無所為作;無所為作故,則住;住故,知足;
知足故,解脫;解脫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
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比丘!如果比丘對色界的貪已被捨斷,貪的捨斷,根據地被切斷了,識的依止處就沒有了;對受界……對想界……對行界……
比丘!如果比丘對識界的貪已被捨斷,貪的捨斷,根據地被切斷了,識的依止處就沒有了;識無所依止,不增長、不造作而解脫;
從解脫而穩固;從穩固而滿足;從滿足而不戰慄;不戰慄就自證涅槃,他了知:『出生已盡,……(中略)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比丘!我說識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除欲、見法、涅槃、滅盡、寂靜、清涼。」
比丘!這麼知、這麼見時,有煩惱的直接滅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摘自莊春江譯本)
 
1、分結:「五結(AA);五下結(DA);五下分結」(pañcannaṃ orambhāgiyānaṃ saṃyojanān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五種較低拘束」(the five lower fetters)。「五下分結」即「有身見、戒禁取、疑」(三結)加上「欲的意欲()、惡意()」。
2、異我:「異我(SA);見神有色(MA)」,南傳作「或我擁有色」(rūpavantaṃ vā attānaṃ,直譯為「有色的我」),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或以自我持有色」(or self as possessing form)
3、相在:「相在(SA);見神中有色,見色中有神(MA)」,南傳作「或色在我中」(attani vā rūpaṃ),「或我在色中」(rūpasmiṃ vā attān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或以色在自我中,或以自我在色中」(or form as in self, or self as in form)。按:「是我、異我、相在」即二十種「()身見」(薩迦耶見)
4、多聞聖弟子:「多聞聖弟子」,南傳作「已受教導的聖弟子」(sutavā ariyasāvak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已受教導之高潔的弟子」(the instructed noble disciple)。其中之「多聞」不只是「多聽」而已,應該含有受教導而實踐的意義,所以譯為「已受教導」。而「聖」(ariya,梵語ārya),與「雅利安人」(梵語aryans)之「雅利安」顯然同字,「雅利安人」為印歐族白種人,遷居入印度後,以高貴人種自居,也許是這個字的來源。在佛教中,「聖弟子」多指證入初果以上的聖者,但有時也泛指一般佛陀弟子。
5、「意解脫;心解脫」(cittaṃ vimuttaṃ, cetovimutti, vimuttacitt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心被釋放了;心自由了」(the mind is liberated),或「釋放的心;自由的心」(the liberation of the mind)。按:這裡說的「心」是指「心理上的」,「解脫」是指不再生死流轉之解脫。又,《雜阿含710經》說:「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增壹阿含207經》亦同,這是分別從止、觀修學來說的(《增壹阿含168經》)
6、「智慧解脫;慧解脫()(Paññāvimutt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以智慧被釋放」(liberated by wisdom),並引註釋書說,這是「沒有禪定的」(nijjhānakā)「乾觀者」(sukkhavipassak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dry-insighters),「只是以慧解脫」(paññāmatten’ eva vimuttā)。這樣的解說與北傳經文SA.347「不得正受」之說相合,但長老認為:南傳的經文SN.12.70只說到缺乏「神通」(abhiññā)與「無色界」(āruppas),並沒有說到禪定,即使可能沒有禪定(這與諸註釋書相違),但「nijjhānakā」也可以理解為「審慮」(nijjhāna)的名詞化,而成為「審慮者」(ponderers)。不過如果能作南北傳經文的對讀,不知長老會作怎樣的評論。長老並指出:(南傳)註釋書解說慧解脫阿羅漢為五類:證得四禪定之任一者,以及缺乏世俗禪定但仍有與聖道不可分的出世間禪定的「乾觀者」。
7、現法:「現法;見法;現世」,南傳作「在當生中;當生」(diṭṭheva dhamme,直譯為「見法;現法」),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就在這一生」(in this very life)
8、「非境界」,南傳作「這是不可能的」(netaṃ ṭhānaṃ vijjati,直譯為「彼處不被知;彼處不存在」),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那是不可能的」(that is impossible)
9、「自覺涅槃」,南傳作「就自證涅槃」(paccattaññeva parinibbāya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自己到達涅槃」(personally attains nibbāna)。按:「證涅槃」(parinibbāyati,動詞),音譯為「般涅槃」。
10、有為:「有為()(saṅkhat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有條件的;為條件所支配的」(conditioned)
11、「四識住」(catasso viññāṇaṭṭhitiy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識的四個駐地」(the four stations of consciousness),依經義就是指「色、受、想、行」四蘊。
 
 
在這次的禪修時,沙沙那禪師的開示中,曾針對「無常、苦、無我」,提出了『無常經』、『苦經』、『無我經』等三部南傳經來闡述:對於五蘊的「無常、苦、無我」,能如實觀察,因為想維護五蘊的心,而每天忙碌著;修行之後,一直到對五蘊感到厭倦,不再貪著、執取,了悟它的「無常、苦、無我」,就能證入涅槃。
在我的經驗中,「無常、苦、無我」的當下了悟,是有層次的;不止一次,是一再的,重覆的了悟。
記得我在禪師開示前的一場小參中,報告了自己可以完全了悟「無我」了,禪師竟然回:「那妳很厲害!」,我心裡震一下,嚇了一跳:「還不到了悟的層次嗎?那在觀照時,心中自然浮現的無常或苦的直接心證,難道還是沒有到了悟的時候嗎?」如此的狐疑了一陣子。
禪師在隔天下午,開示了這三經,再加上一部『定經』,許多行者,都由此而得到了甚深法益,我也列於此中。完全的放下心中的任何想法,只是單純而直接的體驗和觀照,其他的思考和推證,皆一蓋不予動心。
選讀這一經,我有很大的感觸和受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